品牌 Vishay
型號 ST330S04POV
電壓 400
封裝 國際封裝
批號 new
商品介紹
可控硅的三個電極分別叫陽極(A)、陰極(K)和控制極(G)。當器件的陽極接負電位(相對陰極而言)時,從符號圖上可以看出PN結處于反向,具有類似二極管的反向特性。當器件的陽極上加正電位時(若控制極不接任何電壓),在一定的電壓范圍內,器件仍處于阻抗很高的關閉狀態。但當正電壓大于某個電壓(稱為轉折電壓)時,器件迅速轉變到低阻通導狀態。加在可控硅陽極和陰極間的電壓低于轉折電壓時,器件處于關閉狀態。此時如果在控制極上加有適當大小的正電壓(對陰極),則可控硅可迅速被激發而變為導通狀態。可控硅一旦導通,控制極便失去其控制作用。就是說,導通后撤去柵極電壓可控硅仍導通,只有使器件中的電流減到低于某個數值或陰極與陽極之間電壓減小到零或負值時,器件才可恢復到關閉狀態。

單向可控硅的檢測。 萬用表選電阻R*1Ω擋,用紅、黑兩表筆分別測任意兩引腳間正反向電阻直至找出讀數為數十歐姆的一對引腳,此時黑表筆的引腳為控制極G,紅表筆的引腳為陰極K,另一空腳為陽極A。此時將黑表筆接已判斷了的陽極A,紅表筆仍接陰極K。此時萬用表指針應不動。用短線瞬間短接陽極A和控制極G,此時萬用表電阻擋指針應向右偏轉,阻值讀數為10歐姆左右。如陽極A接黑表筆,陰極K接紅表筆時,萬用表指針發生偏轉,說明該單向可控硅已擊穿損壞。

可控硅的好壞如何判斷?
方法一:測量極間電阻法
將萬用表置于皮R×1k檔,如果測得T2-T1、T2-G之間的正反向電阻接近∞,而萬用表置于R×10檔測得T1-G之間的正反向電阻在幾十歐姆 時,就說明雙向可控硅是好的,可以使用;反之:
1、若測得T2-T1,、T2-G之間的正反向電阻較小甚或等于零.而Tl-G之間的正反向電阻很小或接近于零時.就說明雙向可控硅的性能變壞或擊穿損壞。不能使用;
2、如果測得T1-G之間的正反向電阻很大(接近∞)時,說明控制極G與主電極T1之間內部接觸不良或開路損壞,也不能使用。
方法二:檢查觸發導通能力A
萬用表置于R×10檔:①如圖,1(a)所示,用黑表筆接主電極T2,紅表筆接T1,即給T2加正向電壓,再用短路線將G與T1(或T2)短接一下后離開,如果表頭指針發生了較大偏轉并停留在一固定位置,說明雙向可控硅中的一部分(其中一個單向可控硅)是好的,改黑表筆接主電極T1,紅表筆接T2,即給T1加正向電壓,再用短路線將G與T1(或T2)短接一下后離開,如果結果同上,也證明雙向可控硅中的另一部分(其中的一個單向可控硅是好的。測試到止說明雙向可控硅整個都是好的,即在兩個方向(在不同極性的觸發電壓證)均能觸發導通。
方法三:檢查觸發導通能力B
取一只10uF左右的電解電容器,將萬用表置于R×10k檔(V電壓),對電解電容器充電3~5s后用來代替圖1中的短路線,即利用電容器上所充的電壓作為觸發信號,然后再將萬用表置于R×10檔,照圖2(b)連接好后進行測試。測試時,電容C的極性可任意連接,同樣是碰觸一下后離開,觀察表頭指針偏轉情況,如果測試結果與“方法二’相同,就證明雙向可控硅是好的。
應用此法判斷雙向可控硅的觸發導通能力更為可靠。由于電解電容器上充的電壓較高,使觸發信號增大,更利于判斷大功率雙向可控硅的觸發能力。

可控硅的作用一:可控整流作用
可控硅的作用之一就是可控整流,這也是可控硅基本也重要的作用。大家所熟知的二極管整流電路只可完成整流的功能,并沒有實現可控,而一旦把二極管換做可控硅,便構成了一個可控整流電路。
在一個基本的單相半波可控整流電路中,當正弦交流電壓處于正半周時,只有在控制極外加觸發脈沖時,可控硅才被觸發導通,負載上才會有電壓輸出,因此可以通過改變控制極上觸發脈沖到來的時間,來進一步調節負載上輸出電壓的平均值,達到可控整流的作用。
可控硅的作用二:用作無觸點開關
可控硅的作用之二就是用作無觸點開關,經常用于自動化設備中,代替通用繼電器,具有無噪音、壽命長的特點。
可控硅的作用三:開關和調壓作用
可控硅的作用之三就是起到開關和調壓的作用,經常應用于交流電路中,由于其被觸發時間不同,因此通過它的電流只有其交流周期的一部分,通過它的電壓只有全電壓的一部分,因而起到調節輸出電壓的作用。
-/hbaibbi/-
聯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