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九為公司依托擁有25年行業良好的經營管理團隊,人才隊伍,結合現代信息技術,更、快速精準的為客戶提供化施工和設備租賃綜合服務方案。公司通過產品研發、設計、物資租賃、模架一體化施工等全工序服務,運用安全信息監測系統為建筑工程提供實時遠程安全監測,為安全施工保駕護航。公司將通過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運用,用數據及科技賦能行業,提升建筑設備周轉率及服務效率。
九為盤扣腳手架的主要特點是:
材質是冷軋鋼材質,耐腐蝕、有彈性,堅固不易變形,而且表明光滑,現澆混凝土用,一次成型,不用二次抹灰。
新型承插式盤扣腳手架產品的研制成功填補了我國乃至全世界建筑行業的一項技術空白,并獲得了國家18項,是推廣產品。
九為盤扣腳手架是一套嚴密的、科學的、無材料損耗的系統化的、可聯系周轉的混凝土支撐體系,其特點是大大提高了施工質量,杜絕了資源浪費,并節省了大量的人力資源,效率提高了300%。
九為盤扣腳手架龍骨嚴密靈活的連接方式不僅使操作簡單易行,而且結構穩固;可自由伸縮的龍骨讓你能隨意適應任何尺寸;
九為盤扣腳手架使施工現場美觀整潔,大大提供企業形象,彰顯企業實力。省工、省料、省時,更有安全保證。
九為盤扣腳手架立桿與龍骨的巧妙連接不僅簡單而且更結實。
九為盤扣腳手架不使木方,產品可重復使用,使施工成本大大降低。
九為盤扣腳手架提高施工,縮短建筑工期,采用傳統結構每平方米需人工費用15元左右,而新型承插式盤扣腳手架只需2元人工費就可完成。
九為盤扣腳手架材料費用低,不用木方,木方購置費及鋼管、絲杠、鐵絲、鐵釘等。可重復利用率高,可重復使用300多次,而傳統的木方可重復使用5到6次。

承插型盤扣式鋼管支架立桿頂部插入可調托座,其伸出頂層水平桿的懸臂長度過大會導致支架立桿因局部失穩而造成支架整體坍塌。因此支架立桿頂部插入可調托座后,其伸出頂層水平桿的懸臂長度的限制有所規定,可調托座絲桿外露長度有所規定,以保證支架立桿的局部穩定性。高大模板支架頂層的水平桿步距比標準步距縮小一個盤扣間距,從而保證支架立桿的整體穩定性。

盤扣式腳手架上的安全防護是利用安全設施提供安全防護,防止架上的人員和物品發生墜落。具體措施有:
1.盤扣式腳手架方面
(1)作業現場應設安全圍欄和警示標志,禁止無關人員進入危險區域。
(2)對尚未形成或已失去結構穩定的盤扣式腳手架部位應加設臨時支撐或拉結。
(3)使用安全帶時,在無可靠的安全帶扣掛物時,應拉設安全繩。
(4)拆除盤扣式腳手架時,要設量提升或下吊設施,禁止拋擲。
(5)吊、掛、挑等可移動盤扣式腳手架在移動至作業位置后,應采取撐、拉辦法將其固定或減少其晃動。
2.操作平臺(作業面)方面
(1)除高度在2m以內的裝修盤扣式腳手架允許使用2塊腳手板外,其他盤扣式腳手架作業面均不得少于3塊腳手板,腳手板之間不留空隙,腳手板與墻面之間的空隙一般不大于200。
(2)腳手板在長度方向采用平接時,其相接端頭必須頂緊,其端部下的小橫桿應固定牢固,不得浮擱,以免產生滑動,小橫桿中心到板端的距離應控制在150-200范圍內。處于盤扣式腳手架始、末端的腳手板應與盤扣式腳手架可靠拴接;采用搭接時,搭接長度不得小于300,其始末端也必須拴結牢固。
(3)作業面臨外側立面的防護設施,
可采用:腳手板加兩道防護欄桿:
三道欄桿加塑料編織布(高度不低于1.0m或按步距設置)。
兩道杠桿綁掛高度不小于1m的竹笆。
兩道欄桿滿掛安全立網。
其他可靠的圍護辦法。
(4)臨街面和人行運輸通道方面
①采用塑料編織布、竹笆、席子或篷布將盤扣式腳手架的臨街面完全封閉。
②在臨街面滿掛安全網,下設安全通道。通道的頂蓋應滿鋪腳手板或其他能可靠承接墜落物的材料。篷頂臨街的一側應設高于篷頂不小于0.8m的擋板,以免落物反彈到街上。
③貼近或穿過盤扣式腳手架的人行和運輸通道必須設置板篷。
④上下盤扣式腳手架的有高度差的應設坡道或踏步,并設欄桿防護。

盤扣架特點:
一、九為盤扣式腳手架特點就是結構少,搭建及拆卸方便,基本結構及部件,可使該系統能適應用于各種結構建筑物;只由立桿、橫桿、斜拉桿三類構件組成,立桿、橫桿和斜拉桿全部在工廠內制成,一是較大限度地防止了傳統腳手架活動零配件易丟失,易損壞的問題,減少施工單位的經濟損失;
二、九為盤扣式腳手架無任何活動鎖緊件,較大限度地防止了傳統腳手架活動鎖緊件造成的不安全隱患。
三、九為盤扣式腳手架安全可靠。采用立楔子穿插自鎖機構。由于互鎖和重力作用,即使插銷未被敲緊,橫桿插頭亦無法脫出。插件有自鎖功能,可以按下插銷進行鎖定或拔下進行拆卸,加上扣件和支柱的接觸面大,從而提高了了鋼管的抗彎強度,并可確保兩者相結合時,支柱不會出現歪斜。承載能力大,整體鋼度大,整體穩定性強。
公司把“以客戶為中心,以創造者為本” 作為企業,秉承“修身、齊家、敬業、強國”的企業使命,緊跟國家政策把握機遇,通過經營系統化、服務智能化、管理標準化、發展規模化的企業,推動企業管理水平的提升,為客戶提供服務,為社會創造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