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陽普思反滲透純凈水設備清洗維修軟化流程-去離子水脫鹽水處理設備故障維系
價格
訂貨量(臺)
¥986.00
≥1
店鋪主推品 熱銷潛力款
㠗㠓㠓㠛㠛㠛㠖㠛㠛㠗㠒
在線客服
反滲透清洗流程
鄭宏達15566606612
1 常見反滲透污染現象
1.1 膜降解
· 水解 ( 由過低或過高 pH 值造成 )
· 氧化 ( Cl 2 ,H 2 O 2 ,KMnO 4 )
· 機械損壞 ( 產水背壓、膜卷突出、過熱、由于細碳料或砂料造成的磨損 )
1.2 沉淀物沉積
· 碳酸垢 ( Ca )
· 硫酸垢 ( Ca,Ba,Sr )
· 硅垢 ( SiO 2 )
1.3 膠體沉積
· 金屬氧化物 ( Fe,Zn,Al,Cr )
· 污泥
1.4 有機物沉積
· 天然有機物 ( 腐殖物和灰黃素 )
· 油類 ( 泵密封泄漏,新換管道 )
· 過量的阻垢劑或鐵沉淀
· 過量的陽離子聚合物 ( 來源于預處理的過濾器 )
1.5 生物污染
· 復合膜 ( CPA,ESPA,ESNA ) 表面形成生物粘泥
· 細菌對醋酸膜 ( CAB ) 的浸蝕
· 藻類
· 真菌
2 反滲透污染癥狀
2.1 系統進水與濃水間壓降增加
2.2 反滲透進水壓力發生變化
2.3 標準化后的產水流量變化
2.4 標準后的鹽透過率發生變化
3 反滲透故障診斷一覽表
可能的原因 | 可能的發生地點 | 進水與濃水間壓降 | 產水流量 | 鹽透過率 |
金屬氧化物 | 第一段 | 正常或增加 | 降低 | 正常或增加 |
膠體污染 | 第一段 | 正常或增加 | 降低 | 正常或增加 |
結垢 | 最后一段 | 增加 | 降低 | 增加 |
生物污染 | 任何一段 | 正常或增加 | 降低 | 正常或增加 |
有機污染 | 所有各段 | 正常 | 降低 | 降低或增加 |
氧化物(如Cl2) | 第一段最嚴重 | 正常或降低 | 增加 | 增加 |
磨損(碳粒、污泥粒) | 第一段最嚴重 | 降低 | 增加 | 增加 |
O型圈或粘結部位泄漏 | 隨機分布 | 正常或增加 | 正常或增加 | 增加 |
回收率過高 | 所有各段 | 降低 | 正常或降低 | 增加 |
4. 反滲透膜的清洗、消毒及保存
· 目的:保證反滲透系統的正常運行
· 目的:延長反滲透膜元件使用壽命
· 什么時候需要清洗及消毒
· 如何清洗消毒及用何種藥品進行清洗消毒
4.1 什么時候需要清洗反滲透系統
· 當標準化后的產水流量比上次清洗后減少 10~15%
· 當標準化后的產水水質比上次清洗后降低 10~15%
· 當標準化后的壓降比上次清洗后增加 10~15%
· 在長期停用前
· 作為日常的維護
4.2 需要清洗什么
· 碳酸鈣垢
· 硫酸鈣、硫酸鋇、硫酸鍶垢
· 水合金屬氧化物垢 ( 鐵、錳、鎳、銅等 )
· 硅垢
· 膠體沉積物 ( 無機 )
· 膠體沉積物 ( 無機、有機混合物 )
· 有機沉積物 ( 自然產物 )
· 有機沉積物 ( 人為產物 )
· 生物滋長 ( 細菌、真菌、霉菌等 )
注意:通常您需要清潔的是上述幾種污染物的混合物
4.3 選擇和使用化學清洗劑時的注意事項
· 遵循制造廠商推薦的關于藥劑品種、劑量、 pH 值、溫度及接觸時間的指導原則
· 最佳的清洗效果
· 最小限度地使用強烈化學試劑
· 對于 CPA 、 ESPA 膜通常 pH 范圍為 4~10
· 對 CPA 、 ESPA 、膜最大 pH 范圍為 2~12
· 在推薦溫度清洗,一般在 30~40 ℃ 下清洗最好
· 需要考慮排放對環境的影響
· 不要將酸堿混合
· 用高 pH 的產水沖洗清洗劑
· 如果出現油污染,開始時不要使用低 pH 值溶液清洗
最常用的清洗配方
污染物 | 首選化學清洗劑 | 清洗條件 | 備選化學清洗液 |
無機鹽垢(如鈣垢) | 0.2%HCl溶液 | PH:1~2;溫度﹤38℃ | ⑴2.0%檸檬酸,(最好浸泡過夜) ⑵1%Na2S2O4; ⑶0.5%磷酸 |
金屬氧化物(如鐵、鋁等) | 1.0% Na2S2O4溶液 | 溫度:﹤35℃ | ⑴0.5%磷酸; ⑵2.0%檸檬酸 |
不溶解于酸的水 (CaF,BaSO4;SrSO4;CaSO4) | 0.1%NaOH溶液+1.0%Na4EDTA溶液 | PH值:11~12 溫度:﹤30℃ | SHMP濃度1% 六聚偏磷酸鈉鹽 |
無機膠體(如淤泥) | 0.1%NaOH溶液+0.025%Na-SDS(十二烷基苯磺酸鈉) | PH值:11~12 溫度:﹤30℃ | |
硅垢 | 0.1%NaOH溶液+0.025%Na-SDS(十二烷基苯磺酸鈉) | PH值:11~12 溫度:﹤30℃ | 0.1%NaOH溶液+1.0%Na4EDTA溶液 |
微生物 | 0.1%NaOH溶液+0.025%Na-SDS(十二烷基苯磺酸鈉) | PH值:11~12 溫度:﹤30℃ | 0.1%NaOH溶液+1.0%Na4EDTA溶液 |
有機物 | 0.1%NaOH溶液+0.025%Na-SDS(十二烷基苯磺酸鈉) 通常作為第一步 | PH值:11~12 溫度:﹤30℃ | 0.2%HCl溶液 通常作為堿洗后的第二步清洗 |
4.4 反滲透系統化學清洗的一般方法
首先要找對清洗和運行的開關的關鍵閥門,這很重要,一但開關錯誤有可能會是反滲透膜產生背壓,導致膜的損壞,引起嚴重的后果。
首先可以找出明顯的兩根主管分別是濃水主管和產水主管。從產水主管我們可以找到另兩跟水管――產水回流管和產水排水管。同理,從濃水主管上能找到濃水回流管和濃水排水管。
5.操作步驟:反滲透正常運行的情況下閥門的開關是產水主管打開回流管和產水排水管關閉。濃水回流管關閉,濃水排水管打開。首先配制藥劑溶液,用反滲透產水或去離子水配制。運行:開啟清洗泵出口閥、 啟動清洗泵、并調節清洗泵回流閥且壓力表表壓不大于0.4MPa,清洗溫度不大于30℃。反洗的時候產水主管關閉,產水回流管打開,濃水排水管關閉,濃水回流管打開,并把回流總管打開, 循環45 分鐘.
5.1 沖洗反滲透膜組件
· 排除運行過程中剩余濃水和給水通道中的污染物
5.2 清理清洗裝置
· 如水箱、管路、新使用的保安過濾器等
5.3 配制清洗溶液
· 使用反滲透產品水 ( 至少是軟化水 )
· 混合均勻
· 調節至所需 pH 值
· 調節至所需溫度
· 對于正常污染情況,每根 4 ″× 40 ″ 膜元件配制 2.2 加侖溶液
· 對于正常污染情況,每根 8 ″× 40 ″ 膜元件配制 8.7 加侖溶液
· 對于嚴重污染的情況,可將溶液體積加倍
5.4 在第一段引入清洗溶液
· 反滲透進水入口處最大壓力為 60psi ( 減少已松脫的污染物被沖回膜表面的可能 )
· 單只膜元件最大壓降 10~15psi ,以防止膜卷突出將置換出的水排入下水通道
· 將最初 20% 已污染的 / 變色的化學清洗溶液排入下水通
· 將于凈的化學清洗溶液再循環至清洗箱
· 將滲出的少量產品水再循環至清洗箱
· 如果 pH 值變化超出 0.5 單位,則需要重新調整 pH 到指定范圍
5.5 低流量循環
· 循環 5~15 分鐘
· 每根 4 ″ 的壓力容器流量為 3 gpm ( 11.4 升 / 分鐘 )
· 每根 8 ″ 的壓力容器流量為 12 gpm ( 45.5 升/分鐘 )
· 盡量減少沖洗下來的污染物對進水通道的阻塞
5.6 中等流量循環
· 循環 5~15 分鐘
· 每根 8 ″ 的壓力容器流量為 6 gpm ( 22.7 升 / 分鐘 )
· 每根 8 ″ 的壓力容器流量為 24 gpm ( 90.9 升 / 分鐘 )
5.7 第一次大流量循環
· 循環 30~60 分鐘
· 每根 4 ″ 的壓力容器流量為 8~10 gpm ( 30.3~37.9 升 / 分鐘 )
· 每根 8 ″ 的壓力容器流量為 35~40gpm ( 132.5~151.4 升 / 分鐘 )
5.8 浸泡 ( 選擇使用 )
· 對于 CPA 、 ESPA 和 CAB 膜的輕度污染可浸泡 1~2 小時
· 對于嚴重污染的 CPA 膜,需浸泡過夜 ( 為保持溫度可能需要維持正常流量 10% 的循環流量 )
· 浸泡有利于污染物的去除
· 應當在必須的情況下才進行浸泡,原則上應盡量減少化學試劑與膜的接觸時間
5.9 第二次高流量循環 ( 選擇使用 )
· 循環 15~60 分鐘
· 按需要浸泡及循環
5.10 沖洗
· 使用與清洗溶液 pH 值及溫度相同且與系統容積相同量的反滲透產品水沖洗,并將出水排入下水通道
· 然后使用未調節過的反滲透產品水反復沖洗
· 保證化學清洗液全部被洗出
5.11 使用第一種殺菌溶液 ( 選擇使用 )
· 按照標準配制殺菌液
· 采用中等流量在已清洗各段的反滲透裝置中循環 15~60 分鐘
· 浸泡 1~2 小時或按需要而定
· 用反滲透產品水沖洗
5.12 利用第二種清洗液進行清洗 ( 選擇使用 )
· 先用低 pH 溶液清洗,再用高 pH 溶液清洗
5.13 使用第二種殺菌溶液 ( 選擇使用 )
5.14 最終沖洗
· 通常沖洗 10~30 分鐘
· 使用經過前處理的進水低壓沖洗
· 直至濃水不再有氣泡
· 直至濃水電導與進水電導相同
5.15 運行前沖洗
· 與正常運行操作條件相同,但是產品水排入下水通道直至產水水質達到所需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