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限 15到30
產地 深圳市
可售賣地 全國
服務對象 企業工廠
服務項目 環境應急預案
商品介紹
環境應急預案的編制過程
企業可以自行編制環境應急預案,也可以委托相關技術服務機構編制環境應急預案。委托相關技術服務機構編制的,企業有關人員全程參與。編制步驟主要有:
(一)成立環境應急預案編制組。
(二)開展環境風險評估和應急資源調查。
(三)編制環境應急預案。
(四)評審和演練環境應急預案
(五)簽署發布環境應急預案。
環境應急預案的回顧性評估與修訂
企業結合環境應急預案實施情況,至少每三年對面臨的環境風險和環境應急預案進行一次回顧性評估。有下列情形的,企業應當依據有關預案編制導則及時修訂:
(一)環境風險評估結果顯示企業面臨的環境風險發生變化的;
(二)環境應急監測預警及報告機制、應對流程和措施、應急保障措施發生變化的;
(三)重要應急資源發生變化的;
(四)在突發事件實際應對和應急演練中發現問題,需要對環境應急預案作出調整的;
(五)其他需要修訂的情況。
對環境應急預案進行修訂的,修訂工作參照環境應急預案制定步驟進行。對環境應急預案個別內容進行調整的,修訂工作可適當簡化。
環境應急預案演練結束后,企業事業單位應對環境應急預案演練結果進行評估,撰寫演練評估報告,分析存在問題,對環境應急預案提出意見,并將相關材料報送所在地縣級環保部門。

日前,應急管理部就扎實推進高危行業領域安全技能提升行動下發通知,要求從嚴格落實先培訓后上崗和持證上崗制度、大力推廣和規范網絡在線安全技能培訓、加快培育高水平實際操作培訓基地等方面增強企業從業人員安全意識和能力。

環境應急預案的培訓與演練
(一)企業事業單位應采取有效形式,開展環境應急預案的宣傳教育,普及突發環境事件預防、避險、自救、互救和應急處置知識,提高從業人員環境安全意識和應急處置技能。較大以上環境風險單位每季度至少開展一次預案培訓工作,其他單位每年至少開展一次預案培訓工作。企業事業單位應通過各種形式,使有關人員了解環境應急預案的內容,熟悉應急職責、應急程序和崗位應急處置預案。
(二)企業事業單位應建立健全環境應急預案演練制度,每年至少組織一次環境應急演練,并積極配合和參與有關部門開展的應急演練。

無環境應急預案的后果
《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管理辦法》(環境保護部令第34號)第三十八條 企業事業單位有下列情形的,由縣級以上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責令改正,可以處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款:
(一)未按規定開展突發環境事件風險評估工作,確定風險等級的;
(二)未按規定開展環境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建立隱患排查治理檔案的;
(三)未按規定將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的;
(四)未按規定開展突發環境事件應急培訓,如實記錄培訓情況的;
(五)未按規定儲備必要的環境應急裝備和物資;
(六)未按規定公開突發環境事件相關信息的。
由于污染物排放或自然災害、生產安全事故等因素,導致污染物或放射性物質等有毒有害物質進入大氣、水體、土壤等環境介質,突然造成或可能造成環境質量下降。
危及公眾身體健康和財產安全,或造成生態環境破,或造成重大社會影響,需要采取緊急措施予以應對的事件,主要包括大氣污染、水體污染、土壤污染等突發性環境污染事件和輻射污染事件。
聯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