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盛世音盟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主營產品: 專業音響
Panasonic-PT-GW33C-投影機產品介紹
價格
訂貨量(個)
¥10.00
≥1
店鋪主推品 熱銷潛力款
㜉㜆㜅㜌㜌㜌㜃㜌㜈㜇㜄
在線客服
電源規格 100–240V交流電, 50/60Hz 功耗 350W(節能待機模式下為0.45W*1,網絡待機模式下為11.0W) DLP芯片 面板尺寸 16.5mm(0.65英寸) 對角線(16:10寬高比) 顯示方式 DLP芯片 × 1, DLP投影系統 像素 1,024,000(1,280 × 800)像素 鏡頭 固定/手動對焦 F 2.5, f 4.83 mm 燈泡 275W UHM燈(燈泡的更換周期為3,000小時*2) 投影畫面尺寸(對角線) 1.52–2.79m(60–110英寸) (16:10寬高比) 色彩再現 全彩色(16.77萬色) 亮度*3 2,500流明 均勻性*3 80% 對比度*3 2,000:1(全開/全關) 分辨率 1,280 × 800像素(超出此分辨率的輸入信號將轉為1,280 × 800像素) 掃描頻率 HDMI (水平)15–93 kHz; (垂直) 50–120 Hz; (點時鐘) 150 MHz或更低 RGB(模擬) (水平)15–93 kHz; (垂直) 50–120 Hz; (點時鐘) 150 MHz 或更低 (信號超出150 MHz點時鐘率時重采樣) YPBPR (YCBCR) fH: 15.75 kHz, fV: 60 Hz [480i(525i)] fH: 15.63 kHz, fV: 50 Hz [576i(625i)] fH: 31.50 kHz, fV: 60 Hz [480p(525p)] fH: 31.25 kHz, fV: 50 Hz [576p(625p)] fH: 45.00 kHz, fV: 60 Hz [720(750)/60p] fH: 37.50 kHz, fV: 50 Hz [720(750)/50p] fH: 33.75 kHz, fV: 60 Hz [1080(1125)/60i] fH: 28.13 kHz, fV: 50 Hz [1080(1125)/50i] 視頻/S-視頻 (fH) 15.75/15.63 kHz (fV) 50/60 Hz [NTSC/NTSC4.43/PAL/PAL60/PAL-N/PAL-M/SECAM] 梯形校正范圍 垂直: ±5° 安裝方式 吊裝/平放,正投/背投(菜單設置) 內置揚聲器 3.7cm圓形 x 1,輸出功率10W(單聲道) 終端接口 HDMI輸入 (HDMI 19-pin) × 1(兼容HDCP) 音頻信號: Linear PCM(取樣頻率: 48 kHz/44.1 kHz/32 kHz) 電腦1輸入 D-Sub HD 15-pin(雌頭) × 1[RGB/YPB(CB)/PR(CR) ×1] 電腦2輸入/ 監視器輸出 D-Sub HD 15-pin(雌頭) × 1(RGB × 1)(使用屏幕上的菜單選擇輸入/輸出選擇) (當電腦2選擇監視器輸出時,輸出的信號是電腦1輸入的信號) 視頻輸入 RCA pin × 1 S-視頻輸入 Mini DIN 4-pin x 1 電腦音頻輸入 M3 x 2 (L-R x 1) 音頻輸入 RCA pin x 2 (L-R x 1)用于視頻/S-視頻輸入 音頻輸出 M3 x 1(L-R x 1) 串行輸入 D-sub 9-pin(雌頭) × 1用于外部控制(與RS-232C相容) 局域網 RJ-45 × 1[網絡連接用, 10base-T/100base-TX, 適用于PJlink(class 1)] 3D同步輸出 Mini DIN 3-pin x 1(用于3D發射器連接) 電纜長度 3.0m 機身材料 樹脂成型品(PC) 尺寸(寬x高x長) 321 × 178 × 386 mm(不包含凸出部分) 重量 約6.2kg 7種常見的麥克風類型,你認識幾種?
麥克風對于音樂人來說是一件很個人的物品,在選擇時往往要考慮多種因素。在品類繁多的麥克風里,也并沒有「某種麥克風是的」之類的定理。每個類型的麥克風都有他們獨特的性質和用途,產生的聲音質感也不相同。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常見的 7 種麥克風。
動圈麥克風 「動圈」的含義是,與振膜緊密相連的導線線圈根據聲壓變化在磁場中不斷運動,從而產生與聲波振幅呈等比例變化的電流,這樣,聲學信號就轉換成了電信號。 動圈麥克風的線圈切割磁場直接產生電流,因而動圈麥不需要供電。動圈麥克風的優勢在于它的簡單和皮實。缺點是由于被導線線圈「拖累」,振膜對于快速變化的聲波的響應速度不如其他類型的麥克風。 讓動圈麥克風去拾取擦片極具能量的高頻部分實屬強人所難,但在拾取結實的底鼓或軍鼓音色時,動圈麥克風可以有讓人滿意的表現。動圈麥克風也常常被用來錄電吉他音箱出來的聲音。 動圈麥克風經常被用于人聲錄音,這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傳統習俗」。因為以前的電容麥克風又笨重又脆弱。可是盡管現如今專為現場人聲設計的電容麥克風比比皆是,它們更昂貴的平均價格往往使得人們更傾向于選擇同樣能出色完成工作的動圈麥克風。
小振膜電容麥克風
電容麥克風是基于靜電學原理設計的,振膜與背板構成一個電容單元,振膜隨聲波的振動導致其與背板間的電勢差改變,從而將聲學信號轉換為電信號。電容麥克風一般內置放大器,因為電容單元的輸出是很微弱的。電容麥克風需要外接 48 V 幻象供電或電池。 選擇小振膜電容麥克風的意義在于,那些直徑在 12 毫米左右的小振膜對于聲波的振動是非常敏感的。振膜做得越大,它對于不正對麥克風的聲音的敏感程度越低,且共振產生的音染更明顯。 如果你想要的是極為的收音效果,那么小振膜電容麥克風就是不二選擇。需要注意的是,更的聲音并不一定就是更令人滿意的聲音,有時候的聲音反而聽起來不那么具有活力和力量感。不過如果你想要完全真實地記錄自然界的聲音,小振膜電容麥克風應是你的選擇。 大振膜電容麥克風
以前,麥克風生產商們還不能把振膜做得像現在這般玲瓏,當時的所有電容麥克風都應稱為「大振膜電容麥克風」。當然并沒有一條分界線來界定什么是「大振膜」、什么是「小振膜」。如前所述,12 mm 左右的尺寸可以被稱為「小振膜」,而 24 mm 或更大的尺寸就可以算作「大振膜」。購買麥克風的時候我們會發現,有些看起來很大只的麥克風,里面的振膜卻出人意料地特別小,所以振膜的尺寸是一個需要我們特別注意的麥克風參數。 大振膜電容麥克風的優點在于它能給你那種錄音棚特別推崇的聲音——不是自然的聲音,但是聲音又厚又溫暖,不管錄什么聲音都感覺十分舒服。 缺點在于,聲音的頻率越高,大振膜電容麥克風的定向性越來越明顯。如果正對麥克風收音,這不是什么問題,但若是用兩只麥克風做立體聲收音,側面來的聲音有可能會效果不理想。 真空管麥克風
這類麥克風的設計制造要追溯到電容麥克風時代的早期。那時候由于晶體管還沒有大規模普及應用,電容麥克風的內置放大器都是用的真空管。盡管以前有些真空管麥克風搭配的是小振膜,但我們現在見到的真空管麥克風里面大都是大振膜。 真空管麥克風的優點是真空管放大器容易產生一種非常悅耳舒適的失真效果,即「溫暖的聲音」。對于人聲來說,這種溫暖的失真感常常被當做靈丹妙藥。 和其他種類的麥克風不同,真空管麥克風由于真空管的時代早已過去,已經變得非常搶手,價格也往往居高不下。 鋁帶麥克風
鋁帶麥克風是一種特殊的動圈麥克風。傳統的動圈麥克風的振膜上緊密聯結著導線線圈,而鋁帶麥克風就是把振膜和導線線圈合在一起做成了一條鋁帶(或金屬帶)。由于鋁帶非常輕薄,鋁帶麥克風對聲波的敏感程度可以媲美電容麥克風,不過一般鋁帶麥克風的聲音相對較暗。 鋁帶麥克風可錄制出細節清晰但略顯黯淡的聲音。這使得它們常常在錄音棚得到藝術化地運用。 鋁帶麥克風普遍很脆弱,脆弱到有些牌子的說明書會提醒用戶:拿著鋁帶麥克風收音的時候走路慢點兒以免空氣通過麥克風速度太快導致鋁帶錯位。 和動圈麥克風一樣,鋁帶麥克風大部分都不需要外部供電(某些自帶內置放大器的除外)。然而鋁帶麥克風的輸出一般都比較小,所以搭配前級放大器使用效果更好。 駐極體麥克風
駐極體麥克風是一種特殊的電容麥克風。我們已經知道電容麥克風的原理是電容上極化的電荷量發生改變,從而在電容兩端產生電信號,達到聲—電信號轉換。 而駐極體材料是一種在加上電荷后可以性保存這些電荷的材料。利用這個原理,振膜或背板上的駐極體材料提供電容單元所需的恒定電壓,可省去麥克風的供電部分。不過麥克風內置放大器的工作仍然需要用電池或幻象供電,需要注意的是用電池的駐極體麥克風與用幻象供電的相比,敏感度較差,對聲壓的處理能力也較弱。 駐極體麥克風因其低成本、小型化的特點,在手持設備中得到廣泛應用。內部集成FET前置放大器的駐極體麥克風可以提供很高的性能。現在上的麥克風中也有很多是駐極體麥克風。
壓電麥克風
壓電麥克風也叫晶體麥克風,其原理是利用某些材料的壓電效應——即聲音造成材料的變形產生電壓的變化。 壓電麥克風如今主要是以接觸式傳聲器的形式存在,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吉他拾音器。壓電麥克風直接拾取音源的物理振動,而不是空氣中的聲波震動。其好處是把樂器聲與其他聲音隔離開來。不過這樣拾取的聲音不會特別的真實,因而壓電麥克風的應用比較局限。 總結 這就是根據工作原理不同而劃分的 7 種類型的麥克風。能夠了解它們的基本工作原理、識別它們各自獨特的聲音是每個音樂制作人必備的本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