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不換牌-疊螺污泥脫水機-全國銷售
價格
訂貨量(臺)
¥9999.00
≥1
店鋪主推品 熱銷潛力款
萦萫萭萭萦萤萭萭萤萧萧
在線客服
金不換牌 疊螺污泥脫水機 全國銷售
一、概述
疊螺污泥脫水機的疊螺主體是由固定環(huán)和游動環(huán)相互層疊,螺旋軸貫穿其中形成的過濾裝置.前段為濃縮部,后段為脫水部;固定環(huán)和游動環(huán)之間形成的濾縫以及螺旋軸的螺距從濃縮部到脫水部逐漸變小。螺旋軸的旋轉在推動污泥從濃縮部輸送到脫水部的同時,也不斷帶動游動環(huán)清掃濾縫,防止堵塞。
疊螺式污泥脫水機集全自動控制柜、絮凝調制槽、污泥濃縮脫水本體及集液槽于一體,可在全自動運行的條件下,實現高效絮凝,并連續(xù)完成污泥濃縮和壓榨脫水工作,最終將收集的濾液回流或排放。
設備運行時,污泥從進料口進入濾筒后受到螺旋軸旋片的推送而向卸料口移動,由于螺旋軸旋片之間的螺距逐漸縮小,因此污泥所受的壓力也隨之不斷增大,并在壓差作用下開始脫水,水分從固定板與活動板的過濾間隙流出,同時設備依靠固定板和活動板之間的自清洗功能,清掃過濾間隙防止堵塞,泥餅經過充分的脫水后在螺旋軸的推進作用下從卸料口排出。
二、適用范圍
1.疊螺式污泥脫水機可廣泛用于市政污水處理工程以及石化、輕工、化纖、造紙、制藥、皮革等工業(yè)行業(yè)的水處理系統(tǒng)。
2.適用于市政污水、食品、飲料、化工、皮革、焊材、造紙、印染、制藥等行業(yè)的污泥。
3.適用于高、低濃度污泥的脫水。進行低濃度(2000mg/L~)污泥脫水時,無需建設濃縮池、貯存池,降低建設成本,減少磷的釋放和厭氧臭氣的產生。
三、構造原理
1、濃縮:當螺旋推動軸轉動時,設在推動軸外圍的多重固活疊片相對移動,在重力作用下,水從相對移動的疊片間隙中濾出,實現快速濃縮。
2、脫水:經過濃縮的污泥隨著螺旋軸的轉動不斷往前移動;沿泥餅出口方向,螺旋軸的螺距逐漸變小,環(huán)與環(huán)之間的間隙也逐漸變小,螺旋腔的體積不斷收縮;在出口處背壓板的作用下,內壓逐漸增強,在螺旋推動軸依次連續(xù)運轉推動下,污泥中的水分受擠壓排出,濾餅含固量不斷升高,最終實現污泥的連續(xù)脫水。
3、自清洗:螺旋軸的旋轉,推動游動環(huán)不斷轉動,設備依靠固定環(huán)和游動環(huán)之間的移動實現連續(xù)的自清洗過程,從而巧妙地避免了傳統(tǒng)脫水機普遍存在的堵塞問題。
四、設備特點
1、適用于高、低濃度污泥的脫水。進行低濃度(2000mg/L)污泥的脫水時,無需建設濃縮池、貯存池,降低建設成本,減少磷的釋放和厭氧臭氣的產生。
2、不堵塞,減少沖洗用水量,節(jié)省水費,減少清洗用水回流造成的內循環(huán)負擔。
3、電控柜、絮凝混合槽和脫水主體一體化,減少占地面積,安裝起來簡單方便。
4、脫水機基本處于封閉作業(yè),且處理穩(wěn)定、及時,使現場臭氣減少,改善工人的工作環(huán)境。
5、實現全自動24小時運行,減少操作工人的勞動強度。
6、螺旋軸運轉速度低,一分鐘為2-3轉,耗電低,現場基本沒有振動和噪音。
7、機體幾乎全部采用不銹鋼材質,能干限度延長使用壽命。更換部件只有螺旋軸和游動環(huán),使用周期長。
8、日常維護時間短,維護作業(yè)簡單。
五、優(yōu)點
1.設計緊湊,脫水機里面包含了電控柜、計量槽、絮凝混合槽和脫水機主體。
2.占地空間小,便于維修及更換;重量小,便于搬運。
3.具有自我清洗的功能。不需要為防止濾縫堵塞而進行清洗,減少沖洗用水量,減少內循環(huán)負擔。
4.擅長含油污泥的脫水。
5.機體幾乎全部采用不銹鋼材質,能夠最大限度延長使用壽命。
6.更換部件只有螺旋軸和游動環(huán),使用周期長。
7.通過電控柜,與泡藥機、進泥泵、加藥泵等進行連動,實現24小時連續(xù)無人運行。
8.日常維護時間短,維護作業(yè)簡單。
三、產品組成:
攪拌器通常由驅動電機、減速機、聯軸器、機架、密封、攪拌軸、攪拌器組成。
其中:驅動電機有:三相異步電動機、防爆電機、變頻電機、氣動馬達、液壓馬達等。
減速機有:擺線針輪減速機、斜齒輪減速機、蝸輪蝸桿減速機、錐齒輪減速機、平行軸減速機、皮帶盤減速等。
密封形式有:填料密封、機械密封、磁力密封等
四、產品材質:
制作攪拌器的材質通常分為:45#、不銹鋼304、316L、904L、雙相鋼2205、2507、1.4529、碳鋼襯天然橡膠、碳鋼襯PE、碳鋼襯PO、碳鋼襯四氟等。根據物料特性選擇合適的材質制作。
五、重要選型參數:
1、容器的尺寸:直徑*高;長、寬、高。
2、容器的形式:圓柱型上下封頭、圓柱形上平下封頭、圓柱形上平下平、圓柱形上平下錐、長方形、正方形等等。
3、工作壓力:常壓、正壓、負壓。
4、工作溫度:常溫、零下、100℃等等實際的工作溫度。
5、物料特性:是否有揮發(fā)性、是否有毒、是否結晶、物料密度、物料運動粘度、固-液混合、液-液混合等等。
6、攪拌目的:溶解、懸浮、消泡、傳熱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