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地 江西
包裝 箱裝
有效期 6年
醫療器械注冊證 2類
電壓 220v
商品介紹
灸后水皰
灸后有時會出現水皰甚至化膿現象,又叫“灸花”或“灸瘡”,是邪氣外排的表現。灸后出現灸花是由于患者體內有濕氣、寒氣,經絡循行不暢而造成,邪氣排除體外需要一個通道,灸花就是這個通道。局部皮膚出現小的水皰,是身體里病邪外發的表現。瘢痕灸出現灸瘡是很正常的,出現這種情況也不要太驚慌。如果是很小的皰可以自行吸收,也可外涂紫藥水以保護創面,大的水皰用無菌器抽干,再涂抹膏,也可用消毒后的破水皰,排出水液,外涂紫藥水。

施灸的時間
上午、下午均可,一般陰晴天也不須避忌。癥可在睡前施灸。性疾病,隨時灸之。止血后還應繼續施灸一段時間,以免復發。或依病情何時發病就在何時施灸,或按子午流注每日十二時辰配合臟腑腧穴施灸。

灸法在解剖部位上的禁忌,古代文獻記載很不一致。古代文獻記載灸法禁忌頗多,如日月、時辰、食物、氣候、臨時情況等均有禁忌,《針灸大成》載禁忌的穴位就有45個,《醫宗金鑒》記載的禁忌穴位有47個,《針灸集成》載有禁忌穴位49個之多。從現代知識來看,有些是不需要禁忌的,在某些原來禁灸的穴位上施灸,反而有切實的效果。如鳩尾治,隱白治血崩,心俞治夜夢遺精,少商治鼻衄,犢鼻治等。但有些禁忌是有道理的,如啞門、睛明、攢竹、人迎等穴不宜灸。
1、施灸的禁忌部位
凡顏面部不用直接灸法,以防形成瘢痕,影響美觀。關節活動處不宜用瘢痕灸,以防化膿、潰爛,不宜愈合。此外,大動脈處、心臟部位、靜脈血管、肌腱潛在部位,婦女的腰骶部、下腹部以及,、等處均不宜施灸。以上不過略舉大概,如用變通辦法,用艾卷灸、間接灸等,則有些部位可溫灸。如遇急病、危癥,應靈活機動,酌情施行,不可拘泥。
2、禁灸病癥
艾灸主要借溫熱來疾病。因此,對于外感溫病、陰虛,內熱、實熱證一般不宜施灸。另外,病、高熱、昏迷、,或極度衰竭,形瘦骨立,呈惡病質之垂危狀態,自身已無調節能力者,亦不宜施灸。
3、禁忌人群
一般空腹、過勞、過飽、過饑、醉酒、大渴、大驚、大恐、大怒者、極度疲勞和對灸法恐懼者,應慎用艾灸。不宜在風雨雷電、奇寒盛暑、大汗淋漓、婦女經期之際施灸(治大例外)。

施灸穴位的選擇
選用經穴在于精要、準確,而不在雜亂過多。所以,取穴要準,用穴要精,操作要巧,配穴要妙。近代針灸學家承淡安主張:取穴中肯,精簡疏針,灸穴勿多,熱足氣勻。也就是說取穴必須準確,用針要精簡,灸穴勿太多,熱力應充足,切勿亂刺暴戾使人難耐,這是很有道理的。一般來說,每次施灸多以2-3穴為好;如根據所需穴位較多,可分期分批輪流選用。
聯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