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地 江西
包裝 箱裝
有效期 6年
醫療器械注冊證 2類
電壓 220v
商品介紹
施灸穴位的選擇
選用經穴在于精要、準確,而不在雜亂過多。所以,取穴要準,用穴要精,操作要巧,配穴要妙。近代針灸學家承淡安主張:取穴中肯,精簡疏針,灸穴勿多,熱足氣勻。也就是說取穴必須準確,用針要精簡,灸穴勿太多,熱力應充足,切勿亂刺暴戾使人難耐,這是很有道理的。一般來說,每次施灸多以2-3穴為好;如根據所需穴位較多,可分期分批輪流選用。

灸后水皰
灸后有時會出現水皰甚至化膿現象,又叫“灸花”或“灸瘡”,是邪氣外排的表現。灸后出現灸花是由于患者體內有濕氣、寒氣,經絡循行不暢而造成,邪氣排除體外需要一個通道,灸花就是這個通道。局部皮膚出現小的水皰,是身體里病邪外發的表現。瘢痕灸出現灸瘡是很正常的,出現這種情況也不要太驚慌。如果是很小的皰可以自行吸收,也可外涂紫藥水以保護創面,大的水皰用無菌器抽干,再涂抹膏,也可用消毒后的破水皰,排出水液,外涂紫藥水。

灸法與消毒
在施灸時,無論采用哪種灸法,都必須防止艾炷滾翻,艾火脫落,引起。對于局部感覺遲鈍或知覺消失的患者,應防止過熱;防止后起皰化膿,瘢痕,尤其在顏面部施灸時應特別注意。施灸后皮膚處出現紅暈是正常現象。若艾火熱力過強,施灸過重,皮膚發生水皰時應予以適當處理。如水皰不大,只要注意不被擦破,幾日后即可吸收而愈;水皰較大者,可用無菌針沿皮穿刺,放出水液,外用無菌敷料保護,數日內即可痊愈。在皮膚上施灸,一般對消毒要求不太嚴格,不過直接灸時,應用75%棉球消毒,擦拭干凈,面積要大些,防止灸后皮膚破潰,繼發感染。至于灸的原料,則不需要消毒,只需將艾絨曬干即可。

要耐心長期施灸,勿急于求成
使用灸法要有耐心。“灸”從“久”,必須長期堅持下去;艾炷宜小些,寧可多灸幾次,以免苦楚不堪,使人畏懼,而不愿意接受灸法。必須耐心長期灸下去才能收效。
聯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