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地 江西
包裝 箱裝
有效期 6年
醫療器械注冊證 2類
電壓 220v
商品介紹
艾灸的補瀉,始載于《內經》《靈樞·背腧》說:氣盛則瀉之,虛則補之。以火補者,毋吹其火,須自滅也。以火瀉者,疾吹其火,傳其艾,須其火滅也。”灸法的補瀉亦需根據辨證施治的原則,虛證用補法,實證用瀉法。艾灸補法,無須以口吹艾火,讓其自然緩緩燃盡為止,以補其虛;艾灸瀉法,應當快速吹艾火至燃盡,使艾火的熱力迅速透達穴位深層,以瀉邪氣。

暈灸的防治
暈灸者雖罕見,但也會發生。發生暈灸時和暈針一樣,也會出現突然頭暈、眼花、惡心、顏面蒼白、脈細手冷、血壓降低、心慌出汗,甚至暈倒等。多系初次施灸、空腹疲勞、恐懼、體弱、姿勢不當、艾炷過大、過重所致。一經發現,要立即停灸,平臥,急灸足三里3-5壯可解,一般無危險。但應注意施灸的禁忌,做好預防工作,在施灸中不斷留心觀察,爭取早發現早處理,防止暈灸。

灸感是指施灸時患者的自我感覺。由于灸法主要是靠灸火直接或間接地在體表施以適當的溫熱來達到治病和的作用,除瘢痕灸外,一般以患者感覺灸處局部皮膚及皮下溫熱或有灼痛為主,溫熱可直達深部,經久不消,或可出現循經感傳現象。

關于灸后注意問題
凡非化膿性灸,可以正常洗澡。如有灸瘡,擦澡時則應小心瘡面,不要過久浸泡,當心洗脫灸痂。注意食物忌生冷、辛辣之物,以減少返病現象。
聯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