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平臺的安全防護措施有很多,通常有以下措施:
1、防墜安全器:防墜安全器的作用是防止吊籠墜落事故發生的部件。
2、超重傳感器:很多高空設備都帶有超重傳感器(選配),當載重重量達到限額,會自動報警并無法運行,減去載荷時才能進行升降。
3、限位裝置:各種升降機、升降平臺、高空作業平臺都有限位裝置。
4、自鎖門、安全繩 在進行高空作業的時候,必須穿戴好安全繩,并掛在安全掛鉤上;戴好安全帽。同時鎖上平臺的門,有些高空作業平臺是自鎖門,自動鎖上。
5、自動剎車系統:自動剎車系統應用于自行走高空作業平臺,防止碰撞事故的發生。
6、緩沖器通常,施工升降機都必須嚴格設置緩沖器,保證能夠起到緩沖的作用,必須有一定的強度。
7、過載、欠壓、錯斷相保護:當出現線路故障、電壓過高、過低等情況時,升降機停止運行,起到保護作用。

升降作業平臺事故發生的原因有哪些?
一、人為因素:主要體現在調試不當、維護保養不當、違規操作。
1、調試不當:一臺合格的升降平臺,是有保險限位開關的,而且這個限位開關是立于已經設計好的限位高度之外的,即使其它所有限位開關失靈,保險限位開關也必須要起到作用,否則升降機如果頂層限位開關失靈,升降機會超出行程,出現事故。另外,一臺合格升降機,在液壓系統中都安裝有溢流閥,目的是給液壓泵站限壓,使其頂升力不超過額定載重,一旦超載,升降機將不會上升,但在實際使用中,用戶可能會忽視這個保險措施,或者在未咨詢人員的情況下私自調試溢流閥,結果在升降機超載的情況下(使用者卻不知情),繼續升高,造成事故。
2、維護保養不當:這方面的情況就太多了,比如機械傳動部件保養不當,潤滑油缺失、升降機鏈條生銹腐蝕、軸承損壞失修、焊點脫落等等;比如液壓系統損耗,液壓油長年不換、油箱長年不清理、活塞桿附著異物、高壓油管損傷爆裂等等,這些因素都會使升降機出現事故。
3、違規操作:升降機一般屬于載貨設備,當用于載人上升時,很可能會由于人的身體某部分伸出到升降機平臺范圍之外而造員傷亡,這會造成嚴重的升降機事故;如果超載使用升降機,也會造成升降機事故。在升降機出現一些小故障,并且已經發現的情況下,仍然使用該升降機,出現事故的概率會更大。
二、非人為因素:主要體現在升降平臺設計不合理、偷工減料,質量不過關。
1、升降機設計不合理:實際額定載重小于用戶要求載重,這樣即使正常使用也會產生事故;設計中的低級錯誤,主要體現在機械傳動方面,需要使用軸承的部位,卻設計成非正常摩擦。
2、偷工減料:主要體現在框架支撐結構使用了偏小的鋼材,造成升降機坍塌,這是一種少見的嚴重不負責任的行為;另外升降機油缸選用了較小的型號,活塞桿太細,在升降機升高之后活塞桿會有嚴重彎折的風險,這樣會直接使升降機產生事故。

升降機使用注意事項:
(1)使用中的升降機每天都應進行檢查。發現有效故障或零部件損壞時,不得再使用。維修時應采用該升降機的制造廠所提供的配件,不得隨意代替或自制。
(2)升降機不得超載使用。每臺升降機的額定載荷均在設備的銘牌上。特別要注意防止偏載,即整機雖未超載而某一舉升臂確已超過允許的額定載荷。故欲舉升那些前后軸載荷嚴重分配不均的汽車時應特別注意,能滿足要求的才能裝載使用。
(3)使用升降機均應由經過培訓并經考核合格的人員操作。
(4)舉升貨物時,車內不得有人。升降機升降和使用時,顧客和無關人員應遠離升降機。
(5)升降機區域內不得有任何障礙物,如油脂、廢物、瓦礫等。

升降臺如何進行維護保養?
升降機工作1500小時后,對機械、電氣系統進行小修。
升降機工作5000小時后,對機械、電氣系統進行中修。
經常檢查各部的連接情況,如有松動應予擰緊。
經常檢查各機構運轉是否正常,有無噪音,如發現故障,必須及時排除。
安裝、拆卸和調整回轉機構時,要注意鋁合金升降機保證回轉機構減速器的中心線與齒輪中心線平行。
要注意檢查各部鋼絲繩有無斷絲和松股現象。如超過有關規定必須立即換新。
各控制箱、配電箱等經常保持清潔,及時清掃電器設備上的灰塵。
經常檢查所有的電線、電纜有無損傷。要及時的包扎和更換以損傷的部分。
遇到電動機有過熱現象要及時停車,排除故障后再繼續運行,電機軸承潤滑要良好。
各部分電刷,其接觸面要保持清潔,調整電刷壓力,使其接觸面積不小于50%。
升降機工作10000小時后,對機械、電氣系統進行大修。
各機構的制動器應經常進行檢查和調整制動瓦和制動輪的間隙,保證靈活可靠。
減速箱、變速箱、外嚙合齒輪等各部分的潤滑以及液壓油均按潤滑表中的要求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