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濟寧潤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營產品: 生物肥料
潤田生物-橘子專用胺鮮酯用量-棉花專用胺鮮酯出售批發
價格
訂貨量(件)
¥80.00
≥1
店鋪主推品 熱銷潛力款
㠗㠙㠒㠖㠓㠙㠔㠚㠘㠚㠘





胺鮮酯使用方法
1.胺鮮酯白菜:調節生長、增產,用8%可溶性粉1000~1500倍液,在白菜移栽定植成活后至結球期均勻噴霧。
2.大豆:調節生長、增產,用8%可溶性粉1000~1500倍液,浸種8小時或在大豆苗期、始花期、結莢期各噴施1次。
3.胺鮮酯蘿卜、胡蘿卜、榨菜、牛蒡等根菜類蔬菜:調節生長、增產,用8%可溶性粉800~1000倍液,浸種6小時或在根菜類蔬菜幼苗期、肉質根形成期和膨大期各噴施1次。
4.甜菜:調節生長、增產,用8%可溶性粉1000~1500倍液,浸種8小時或在甜菜幼苗期、直根形成期和膨大期各噴施1次。
5.胺鮮酯番茄、茄子、辣椒、甜椒等茄果類蔬菜:調節生長、增產,用8%可溶性粉800~1000倍液,在茄果類蔬菜幼苗期、初花期、坐果后各噴施1次。
6.西瓜、冬瓜、香瓜、哈蜜瓜等瓜類:調節生長、增產,用8%可溶性粉800~1000倍液,在瓜類始花期、坐果后,果實膨大期各噴施1次。
7.胺鮮酯菜豆、扁豆、豌豆、蠶豆等豆類:調節生長、增產,用8%可溶性粉粉800~1000倍液,在豆類幼苗期、盛花期、結莢期各噴施1次。
8.韭菜、大蔥、洋蔥、大蒜等蔥蒜類:調節生長、增產,用8%可溶性粉800~1000倍液,在蔥蒜類營養生長期間隔10d以上噴施1次,共2~3次。
9.蘑菇、香菇、木耳、草菇、金針菇等食用菌類:調節生長,增產,用8%可溶性粉800~1000倍液,在食用菌類子實體形成初期噴1次,在幼菇期、成長期各噴1次。
10胺鮮酯玉米:調節生長、增產,用8%可溶性粉1000~1500倍液,浸種6~16小時,或在玉米幼苗期、幼穗分化期、抽穗期各噴施1次。
11.馬鈴薯、紅薯、芋等塊莖類蔬菜:調節生長,增產,用8%可溶性粉800~1000倍液,在塊莖類蔬菜苗期,塊根形成期和膨大期各噴施1次。
12.胺鮮酯油菜:調節生長,增產,用8%可溶性800~1000倍液,浸種8小時或在油菜苗期、始花期的、結莢期各噴施1次。
13.胺鮮酯黃瓜、冬瓜、南瓜、絲瓜、苦瓜、節瓜、西葫蘆等瓜類蔬菜:調節生長,增產,用8%可溶性粉800~1000倍液,在瓜類蔬菜幼苗期、初花期、坐果后各噴施1次
14.胺鮮酯菠菜、芹菜、生菜、芥菜、蕹菜、甘藍、花椰菜、香菜等葉菜類蔬菜:調節生長,增產,用8%可溶性粉800~1000倍液,在葉菜類蔬菜定植后生長期間隔7~10天以上噴施1次,共2~3次。
胺鮮酯功能特點
胺鮮酯功能特點
1、緩釋 芳香環類化合物、腺呤類、生長素等植物坐長調節劑,雖然都具有su效性,但作用效果很快消失,胺鮮酯(DA-6)具有緩釋作用,它會被植物快速吸收和貯存,一部分快速起作用,而另一部分緩慢起作用。胺鮮酯三天能jian效,7- 10天植物生長勢可以看見明顯效果,有效持續30 - 40天。
2、調節植物體內五大內源ji素 胺鮮酯(DA-6)本身不是植物ji素,但吸收以后,可以調節植物體內的生長素、脫落酸、細胞分裂素、乙烯等的活性和有效調節其配比平衡。一般前期用胺鮮酯植物會加快生長,中后期用胺鮮酯(DA-6)會增加開花、座果,并加快植物果實的成熟。這又是芳香環類化合物和其它植物生長調節劑所不具備的性質
3、使用濃度范圍大 芳香環類化合物和腺呤類植物生長調節劑的使用范圍很窄,濃度低了沒有作用,濃度高了壓制植物生長,甚至殺植物,胺鮮酯具有較寬的使用濃度,即從1- 100ppm均對植物具有很好的調節作用,不同的濃度具有不同時間的作用高峰和增產效果,沒有發現副作用和藥害現象。
4、 固氮工廠 中國農業大學李召虎教shou近年來一直深入研究表明,胺鮮酯對大豆等喜氮作物具有良好的固氮作用。
胺鮮酯對化肥和微肥的增效作用
胺鮮酯對化肥和微肥的增效作用:
對氮肥的增效作用:胺鮮酯中的羧基團,有較強的離子代換能力及吸附性能,對增加銨態氮的化學穩定性,減少氧揮發與氮的淋失有重要作用。DA-6對提高尿素利用率也有顯著效果。
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胺鮮酯與尿素絡合,減慢或緩分解速度,流失減少,肥效延長;
二是胺鮮酯土壤脲酶的活性,減緩尿素分解和揮發。對磷肥的增效作用:一方面體現在DA-6對磷的保護、活化與加快磷擴散遷移的直接效果;另一方面在于DA-6對根系發育的促進作用,這種促根效應可增加根系與磷肥的接觸面積,增加根系分泌物的數量,促進磷的活化與吸收。對鉀肥的增效作用主要由于胺鮮酯增加土壤陽離子代換能力及土壤膠體化學性能改善;對根系及土壤微生物活性與分泌酸量的促進效應,引起含鉀礦溶解作用。
對微肥的增效作用主要體現在DA-6在化學上可視為一種含多個配位基團的有機絡合劑,能與微量元素發生絡合反應,形成以胺鮮酯為載體的絡合物,避免了微量元素效能化失活,使微量元素的移動性和有效性提高,有利于葉面或根系對它們的吸收,也能促進被吸收的微量元素在體內的運輸,從而使微量元素的利用率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