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跑道建造標準
1.標準跑道全長為400米,應由兩個平行的直道和兩個半徑相等的彎道組成。除草地跑道外,跑道內側應用適宜材料制成的突沿加以分界。突沿高約5厘米,寬至少5厘米。 [4]
2.應在跑道內突沿外沿以外30厘米處測量跑道長度。如無突沿應在標志線外沿以外20厘米處進行測量。注:《國際田聯的田徑場地設施手冊》含有全部有關跑道結構、設計、標記的技術信息。本規則給出了應該遵循的基本原則。
3.400米及400米以下各項徑賽,每名運動員應占有一條分道,分道寬小為1.22米,為1.25米,分道線寬5厘米,所有分道寬應相同。應按上述第2款的規定測量分道的長度,其他分道的長度應在內側分道線外沿以外20厘米處進行測量。
注:分道寬應包括右側分道線
塑膠跑道施工在瀝青或水泥基礎上,基礎做法與道路施工大致相同。基礎表面平整度要求較高,以保證塑膠面層厚度一致,彈性均勻,對基礎的質量要求如下:
坡度:橫向<1%(彎道8‰、直道5‰、半圓區5‰),縱向<1‰,跳高區<0.4%,表面應平坦光滑、排水暢通。
平整度:平整度合格率在95%以上,3米直尺誤差3mm。
定位: 為準確施工及畫線需要,應用牢固鮮明標志物標出跑道場地的四個半圓切線點和兩個圓心。
排水:排水系統在大雨后二小時必需排出積水。在冰凍地區,瀝青層與碎石層之間加一層土工布緩沖層。沿排水溝槽的基礎應做防水處理。
強度和穩定性:基礎應具有一定的強度和穩定性,表面均勻堅實、無裂縫,無爛邊,接縫平直光滑。墊層壓實,密實度大于95%,在中型碾壓機壓過后,無顯著輪跡、浮土松散、波浪等現象。
塑膠跑道鋪設工藝說明:
⑴首先檢查基礎層的平整度,對凹凸部位進行找平(如水泥砼基礎需酸洗)。
⑵底膠鋪設:
鋪設底膠之前先將地基基礎清掃干凈,準備好施工用的工具。
a) 按照工藝要求測量出施工線的位置,放好施工線。
b) 鋪設時由場地一側開始,按場地寬度一次性刮膠。
c) 刮膠時速度均勻,及時對露底、凹陷、凸起處進行補膠或刮平。
d) 成膠后,對全場進行檢查,以保證面膠鋪設的厚度。
⑶面膠的攤鋪:
a)刮膠時盡量縮短每一桶膠液的間隔時間,使成膠速度均勻一致。
b)時刻觀察膠面的厚度。
c)刮面膠,在面膠未固化前,撒上紅顆粒,待其完全固化后,將多余面膠粒清掃干凈。

一般來講,通常說的跑道是指各級各類學校及體育場內的田徑場跑道,有標準跑道和非標準之分,標準跑道是指周長為400米,半徑為36.5米(另外還有36米和37.898米兩種),非標準跑道是指根據操場用地面積形狀和大小,適當地調整操場的半徑和周長,常見的有周長為200米、300米等。

透氣型塑膠跑道的性能完全可以達到GB/14833-93各項指標,而且透氣透水,施工期短,維護翻新也較容易,性價比,也是大中小學的;

塑膠跑道維護管理
1、塑膠跑道鋪設完工后,須要頤養7-10天后能夠使用。
2、塑膠跑道在具有肯定排水設備的條件下,適應全天候運用。塑膠跑道作為運動練習、競賽和學生靜止及健身錘煉之用,不適作其它用處;
3、防止有害物資的凈化,常常維持干凈,防止猛烈的機械沖擊與磨擦,跑道上不準車輛行駛,堆壓重物和犀利之物等(規范跑鞋除外)。運動必須穿的釘子鞋,釘子長度個別不超越7毫米,跳鞋個別不超越11毫米。若釘子鞋帶有較長的釘子時,則不許可在塑膠跑道上運用;
4、防止臨時荷重;
5、防止煙火并隔離熱源,防止接觸、化學藥品、煙蒂及其它火種、凈化物等。
6、應經常用水噴淋清洗,清洗后膠面大批余水可用干布除去。沾上油污可用10%氨水或洗滌劑、洗衣粉擦洗干凈。
貴州康力源體育設施有限公司本著“綠色環保”的生產理念和多年的實戰經驗,致力于為國家打造一個綠色的運動場所而堅持不懈,與客戶共創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