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砂透水混凝土施工要求
海綿城市建設的定義由來已久,它是我國第一個解決大城市雨水管理難題的新型基本建設方法。無砂透水混凝土是完成海綿城市建設必不可少的原材料,有利于人們生活條件的良好發展趨勢,有利于大城市降水和水污染控制的管理方法。
1無砂透水混凝土對原材料的要求
混凝土:一般采用42.5級以上粉煤灰水泥或普通粉煤灰水泥提高其抗壓強度。可加入少量硅灰石粉等高活性熱塑性樹脂。
石材:石材的配合比是決定其抗壓強度和透水性的關鍵指標值,以保證其抗壓強度和優良的透水性。粗骨料一般應選擇粒徑較小的單一粒徑分布,如4.75-9.5mm。此外,對石料本身的抗壓強度、顆粒形狀(針狀和塊狀組成)和含泥量也有相應的要求,這里沒有解釋。
高效減水劑:包括混凝土高效減水劑和增效劑。其作用是在保持一定砂漿稠度或干度的前提下,提高顆粒間的粘結抗壓強度,從而提高無砂透水混凝土的整體物理性能和耐磨性。
攪拌用水:使用一般清潔的生活用水。
2無砂透水混凝土砂漿配合比設計方案
目前,無砂透水混凝土砂漿配合比設計方案尚無完善的計算方法。根據無砂透水混凝土理想實體模型的結構特點,可以感覺到無砂透水混凝土的外部體積是由石頭沉積的,混凝土所需的水泥砂漿可以包裹粗骨料的表層,產生一定薄層細砂,與石材連通,孔隙孔隙度適宜。
3無砂透水混凝土地基要求
3.1為了保證道路固體層的充分抗壓強度和滲透性,在表層下需要透水基層和較好的保水基礎墊層。基層要求:在素土層的壓實層上,適宜的基層原材料應具有中等的抗壓強度和良好的透水性,并應選擇砂或礫石的配合比。
3.2無砂透水混凝土地面基層的橫向傾斜度應為1%-2%,整個面層的橫向傾斜度應與基層的橫向傾斜度相同。
3.3半透水結構混凝土基層的抗拉強度等級不低于C20,厚度不低于150mm;碎石、碎石、級配碎石基層的配合比不低于150mm。
4排水設備設計方案
4.1全滲透的總體設計應考慮地下排水管道。地下排水管道可設置排水溝。排水溝在公路設計中應與市政工程排水設備相連接。基層與整個面層的接縫應設置為透水形式。由于基層積水過多匯入雨水口,雨水口周圍總寬度不宜過小,路基工程表層采用10m厚的無紡布隔水層。
4.2本方案設計排水設備時,可采用市政工程污水溝或雨水口。無砂透水混凝土可立即鋪入市政工程污水溝或降水口。在總面積較大的城市廣場設置排水管和排水溝。
5變形縫設置
5.1無砂透水混凝土的整體表面應設計在垂直和水平接縫處。當基層有結構縫時,整個面層的收縮縫應與基層相應的結構縫一致。
5.2無砂透水混凝土整體面施工長度超過30m時,應設收縮縫。
5.3無砂透水混凝土一般采用激光切割的施工方法,切割出的變形縫整齊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