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皮材質 特殊混合丁晴聚氯乙烯材料絕緣
護套材質 其他
產品材質 抗拉中心、導體結構、芯線絕緣、絞線、內外護套
名稱 YJV22低壓阻燃電纜3X185+1X95
導體材質 多股超細精絞無氧銅絲
商品介紹
中國線纜制造業所形成的龐大生產能
電力電纜
電力電纜
力讓世界刮目相看。隨著中國電力工業、數據通信業、城市軌道交通業、汽車業以及造船等行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對電線電纜的需求也將迅速增長,未來電線電纜業還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1.用漢語拼音個字母的大寫表示絕緣種類、導體材料、內護層材料和結構特點。如用Z代表紙(zhi);L代表鋁(lv);Q代表鉛(qian);F代表分相(fen);ZR代表阻燃(zuran);NH代表耐火(naihuo)。
2.用數字表示外護層構成,有二位數字。無數字代表無鎧裝層,無外被層。位數字表示鎧裝,第二位數字表示外被,如粗鋼絲鎧裝纖維外被表示為41。
3.電纜型號按電纜結構的排列一般依次序為:絕緣材料;導體材料;內護層;外護層。
4.電纜產品用型號、額定電壓和規格表示。其方法是在型號后再加上說明額定電壓、芯數和標稱截面積的。

三是地方保護和壟斷現象嚴重,幣場缺乏規范。由于電線電纜產能過剩,幣場競爭激烈,有些地方搞地方保護,硬行要求使用本地產品;有的電力部門只使用本系統企業生產的產品或關系戶的產品,其他企業很難進入。一些部門也是只查外地產品,不查本地、本系統產品,造成不公平競爭。在技術附加值相對較低的中低端電線電纜幣場中,壓價競銷的情況相當普遍。一部分根本不具備生產能力、質量控制和檢側等必要手段的“作坊企業”得以混跡于行業之中,成為假冒偽劣、粗制濫造、偷工減料、以次充好線纜產品的產生源頭,并憑借壓低銷售價格等手段擾亂幣場競爭秩序,加劇了行業內的無序競爭。戶外終端頭浸水:因施工不良,絕緣膠未灌滿,致終端頭浸水,終發生爆炸。因此要嚴格執行施工工藝規程,認真驗收;加強檢查和及時維修。終端頭漏油,破壞了密封結構,使電纜端部浸漬劑流失干枯,熱阻增加,絕緣加速老化,易吸收潮氣,造成熱擊穿。發現終端頭滲漏油時應加強巡視,嚴重時應停電重做。

六是低價中標影響線纜行業的良性發展,下游企業占用上游企業大量資金。招投標活動中,下游客戶采用低價中標,線纜企業為生存低價傾銷,訂國標貨,供非標產品。行業下游客戶為強勢大客戶,占用了大量電纜企業的資金,影響到整個行業企業的正常運營。

電力電纜是用于傳輸和分配電能的電纜,電力電纜常用于城市地下電網、發電站引出線路、工礦企業內部供電及過江海水下輸電線。
在電力線路中,電纜所占比重正逐漸增加。電力電纜是在電力系統的主干線路中用以傳輸和分配大功率電能的電纜產品,包括1-500KV以及以上各種電壓等級,各種絕緣的電力電纜。電力電纜的使用至今已有百余年歷史。1879年,美國發明家T.A.愛迪生在銅棒上包繞黃麻并將其穿入鐵管內,然后填充瀝青混合物制成電纜。他將此電纜敷設于紐約,開創了地下輸電。次年,英國人卡倫德發明瀝青浸漬紙絕緣電力電纜。1889年,英國人S.Z.費蘭梯在倫敦與德特福德之間敷設了10千伏油浸紙絕緣電纜。1908年,英國建成20千伏電纜網。電力電纜得到越來越廣的應用。1911年,德國敷設成60千伏高壓電纜,開始了高壓電纜的發展。1913年,德國人M.霍希施泰特研制成分相屏蔽電纜,改善了電纜內部電場分布,消除了絕緣表面的正切應力,成為電力電纜發展中的里程碑。1952年,瑞典在北部發電廠敷設了380千伏超高壓電纜,實現了超高壓電纜的應用。到80年代已制成1100千伏、1200千伏的特高壓電力電纜。
聯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