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跑道建造標準
1.標準跑道全長為400米,應由兩個平行的直道和兩個半徑相等的彎道組成。除草地跑道外,跑道內側應用適宜材料制成的突沿加以分界。突沿高約5厘米,寬至少5厘米。 [4]
2.應在跑道內突沿外沿以外30厘米處測量跑道長度。如無突沿應在標志線外沿以外20厘米處進行測量。注:《國際田聯的田徑場地設施手冊》含有全部有關跑道結構、設計、標記的技術信息。本規則給出了應該遵循的基本原則。
3.400米及400米以下各項徑賽,每名運動員應占有一條分道,分道寬小為1.22米,為1.25米,分道線寬5厘米,所有分道寬應相同。應按上述第2款的規定測量分道的長度,其他分道的長度應在內側分道線外沿以外20厘米處進行測量。
注:分道寬應包括右側分道線
塑膠跑道施工在瀝青或水泥基礎上,基礎做法與道路施工大致相同。基礎表面平整度要求較高,以保證塑膠面層厚度一致,彈性均勻,對基礎的質量要求如下:
坡度:橫向<1%(彎道8‰、直道5‰、半圓區5‰),縱向<1‰,跳高區<0.4%,表面應平坦光滑、排水暢通。
平整度:平整度合格率在95%以上,3米直尺誤差3mm。
定位: 為準確施工及畫線需要,應用牢固鮮明標志物標出跑道場地的四個半圓切線點和兩個圓心。
排水:排水系統在大雨后二小時必需排出積水。在冰凍地區,瀝青層與碎石層之間加一層土工布緩沖層。沿排水溝槽的基礎應做防水處理。
強度和穩定性:基礎應具有一定的強度和穩定性,表面均勻堅實、無裂縫,無爛邊,接縫平直光滑。墊層壓實,密實度大于95%,在中型碾壓機壓過后,無顯著輪跡、浮土松散、波浪等現象。
應特別注意保護塑膠跑道的邊緣,不要任意掀動。如果有發現道牙損壞、起泡現象時應該及時通知施工單位進行修補,以免更嚴重的損壞發生。
保持塑膠跑道的清潔,經常用水噴淋清洗。洗后膠面少量余水可用干布抹去。若塑膠跑道沾上了油污,可用10%氨水或洗滌劑、洗衣粉等擦洗干凈。
聚氨酯塑膠材料的施工過程中怕水、膠漿在初步固化前碰到一滴水珠就會產生一個大的氣泡,因此施工人員在高溫條件下作業要準備毛巾擦汗。鋪膠面時一定掌握天氣情況并要做好防止突降陣雨的應急措施。鋪膠時間要避開早晨大氣中和地面濕度較大的時候,即使在天氣晴朗的正常工作日,一般在上午九點以后正式鋪設,塑膠跑道鋪設。
膠面的實鋪厚度是指從膠底至表層膠粒的中心,一般從兩方面控制。首先通過立模進行厚度尺寸的預檢,對基層局部高出的地方進行修砍或錘擊進行夯低。如果高出不多,可采用平刮尺上加卡具離模刮漿來保證厚度,第11屆亞運會北郊比賽場塑膠跑道主賽區為保證厚度,誤差控制為正差,故平均厚度在14MM以上。
防止膠面鋪筑后局部發生起泡脫殼,對于基層密實度要嚴格控制,防止瀝青基礎層自身嵌擠不實,脫殼脫層,致使粘結力差,表面氣化,膠面被拉斷。基層密實度不夠的地方,可以采用鉆頭打孔,灌膠(橡膠釘)的方法進行加固。
為保證平整度、坡度,模條釘好后,用水平儀進行模擬校正,基層個別高的地方,先加以整平,個別低的地方,用膠填平。
被柴油污染和腐蝕的基礎部位堅決挖掉,用膠填平。

塑膠跑道根據其施工的結構、用料可分為:
預制型塑膠跑道 全塑型塑膠跑道 混合型塑膠跑道 復合型塑膠跑道透氣型塑膠跑道EPDM塑膠跑道

塑膠跑道產品特性:
1、達到國家標準。機械鋪裝、機械噴涂,平整度、無脫粒現象。
2、有孔隙,可透水、透氣,彈性極好、無起泡現象。
3、 可全天候使用,耐磨性強、耐候性佳、耐壓縮性強、耐沖擊性佳、堅固耐用。
4、 價格經濟。

塑膠跑道維護管理
1、塑膠跑道鋪設完工后,須要頤養7-10天后能夠使用。
2、塑膠跑道在具有肯定排水設備的條件下,適應全天候運用。塑膠跑道作為運動練習、競賽和學生靜止及健身錘煉之用,不適作其它用處;
3、防止有害物資的凈化,常常維持干凈,防止猛烈的機械沖擊與磨擦,跑道上不準車輛行駛,堆壓重物和犀利之物等(規范跑鞋除外)。運動必須穿的釘子鞋,釘子長度個別不超越7毫米,跳鞋個別不超越11毫米。若釘子鞋帶有較長的釘子時,則不許可在塑膠跑道上運用;
4、防止臨時荷重;
5、防止煙火并隔離熱源,防止接觸、化學藥品、煙蒂及其它火種、凈化物等。
6、應經常用水噴淋清洗,清洗后膠面大批余水可用干布除去。沾上油污可用10%氨水或洗滌劑、洗衣粉擦洗干凈。
貴州康力源體育設施有限公司擁有超過二十年行業從業經驗及營銷團隊和多支訓練有素的施工團隊,承接塑膠跑道,硅PU球場,丙烯酸球場、人造草球場、EPDM安全地墊、預制型卷材,戶外健身路徑、兒童游戲架,PVC卷材等運動場地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