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纖維加固法是現代新型加固技術的一種,在鋼筋混凝土結構加固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而且由于其自身操作的便捷性,碳纖維布越來越盛行。當客戶在選擇碳纖維布時會直接看到碳纖維布本身,會對碳纖維材料的優質做出直觀的判斷,那么,碳纖維布有哪些隱藏的性能方面的優勢?悍馬加固為您總結了以下八點:
1.碳纖維材料本身相對比強度高、重量輕,加固施工后基本不改變原結構的外型尺寸,同時基本不增加原結構自重;
2.碳纖維加固施工工藝流程簡單,施工工期短、效率高。
3.碳纖維自身彈性模量高,加固后對溫度裂縫、銹脹裂縫等細微變形控制效果較好。
4.碳纖維加固幾乎不用外物加壓,對混凝土原結構幾乎沒有破壞。
5.采用碳纖維加固法加固施工后,裝飾施工時無須處理界面,只在碳纖維片材施工較后工序時灑砂粘貼即可。
6.碳纖維加固雙層或三層粘貼時,因自身厚度較薄,幾乎沒有因厚度增加的剪力力矩影響,所以加固效果較好。
7.碳纖維布材因其材料自身的柔韌性、可纏繞性,對狹窄工作面的加固施工加固效果獨特。
8.碳纖維加固可以減少很多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跟財力,還能節省很多一部分的施工時間。
無論是鋼筋混凝土結構、木結構、鋼結構,或是建筑加固、公路橋梁加固,碳纖維布都能夠利用其自身的高強性能為結構本身帶來意想不到的加固效果。悍馬也相信,隨著碳纖維布在工程加固領域的推廣,其會被越來越多的人認識,進而發揮更大的作用,守護建筑和生命安全。

我國的民用住宅建筑中砌體結構占90%以上。砌體結構多采用磚和砂漿砌筑,通過內外磚墻的咬砌達到具有一定整體連接性的目的。由于組成的基本材料和連接方式決定了多層砌體房屋變形能力小,其有脆性性質,房屋的抗震性能較差,因此在抗震設防區改善砌體結構延性,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墻面粘貼纖維增強復合材料方法。纖維增強復合材料具有輕質、高強、耐腐蝕等優點,是較理想的新型復合材料。粘貼纖維布的方法還具有能對結構的不同部位和不同環境下的結構進行施工、受力均勻、不會造成應力集中、不占用建筑空間、施工工期較短、結構外觀尺寸不會出現明顯變化、修復加固效果顯著等特點。
對由于地震等原因導致破壞的砌體,當砌體未出現磚被壓碎等嚴重破壞現象時,用纖維布加固的效果是非常顯著的,纖維布可以恢復絕大部分承載力,提高極限位移,改善砌體的抗震性能。
1.被加固的磚墻,其現場實測的磚強度等級不得低于MU7.5,砂漿強度等級不宜低于M2.5,已開裂、腐蝕、老化的磚墻不得采用此方法加固;粘貼碳纖維布對磚墻進行抗震加固時,應采用連續粘貼形式,以增強墻體的整體性能。
2.碳纖維布加固的構造尚應符合下列要求:
①碳纖維布條帶在全墻面上宜等間距均勻布置,條帶寬度不宜小于100mm,條帶的凈距不宜大于三塊磚塊的高度及200mm。
②沿碳纖維布條帶方向及端部應有可靠的錨固措施,可采用M10對穿螺桿及5mm厚鋼板沿布方向進行錨固,間距不大于1000mm;可根據墻體端部情況,采用對穿螺栓墊板壓牢,當碳纖維布條帶需繞過陽角時,陽角轉角處曲率半徑不應小于20mm。當有可靠的工程經驗或試料時,也可采用其他機械錨固方式。
③當采用搭接的方式接碳纖維布條帶時,搭接長度不應小于200mm,且應在搭接長度中部設置一道錨栓錨固。
④磚墻表面加固前,應先做水泥砂漿抹平層,層厚不應小于15mm且應平整,水泥砂漿強度等級應不低于M10,待抹平層硬化、干燥后方可粘貼碳纖維布。

現如今,碳纖維加固技術已廣泛運用于加固行業,但即便如此還是有一些細節上的問題發生。下面小倍就具體給大家分析和解答下!
碳纖維布是大家非常了解產品,其具有獨特的特點,對于加固上是非常便捷的;因為具有強度高,密度小,厚度薄,基本不增加加固構件自重及截面尺寸;所以廣泛適用于建筑物橋梁隧道等各種結構類型、結構形狀的加固修復和抗震加固及節點的結構加固。
1、碳纖維布一般采用何種規格碳絲織成?
碳布紡織單元不是單絲,而是束絲,在建筑加固用單向碳布易于被膠浸透,還可以降低成本,一般采用的12k絲束編織而成。
2、碳纖維布會導電嗎?
對,碳纖維布是導電的,在使用剪切中材質柔軟、輕質,使用過程中應注意避開電源。
3、粘碳纖維布時,施工方如何保證用膠的量?
這個問題比較關鍵,因為用膠少是會收到影響的,這個需要讓碳布單絲之間充滿膠液才能保證應力的有效傳遞并分布均勻,讓碳纖維高強特性得以發揮。
好了,以下就是小倍給大家解答的碳纖維布的一些常見問題,后期有任何專業性問題歡迎在下方留言,小倍會一一給大家解答。

近年來,碳纖維布以其出色的機械性能、優良的耐久性和良好的工藝性能,在工程加固領域對混凝土、砌體、鋼等構件的加固修復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由于基材的不同,碳纖維布施工方法也有差異,今日,小悍以砌體結構和混凝土結構為例,淺析碳纖維布在兩種結構使用上的不同。
砌體結構粘貼碳纖維布的時候,基材為磚塊和砂漿兩種材料組成,因為砌體建筑是單塊磚和砂漿人工砌筑,砂漿的飽和度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整體性和質均性較差。
混凝土結構粘貼碳纖維布時,基材為混凝土,混凝土是由膠凝材料將骨料膠結成整體的工程復合材料,且混凝土可以視為均勻、連續材料,具有較好的整體性。
砌體結構由大量的磚塊和砂漿堆砌而成,其結構存在大量的灰縫,灰縫間砂漿的飽滿程度不一致,且不同砌塊的強度也大不相同,無法統一評定其表面強度,只能分別確定砌塊和砂漿的表面強度。一般情況下,砌體結構的表面強度均不如混凝土結構的表面強度。
混凝土結構表面強度較高,根據GB50367-2013《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范》中規定當混凝土構件粘貼碳纖維布加固的時候混凝土表面強度等級不得小于C15,且混凝土表面正拉粘結強度不應小于1.5MPa。
由于砌體結構和混凝土結構材質的差異,為保證粘貼效果,對二者采取針對性的粘貼工藝:
當砌體結構采用粘貼碳纖維加固的時候,需要將砌體結構表面缺陷進行修補,然后在其墻、柱表面需先做一層水泥沙漿抹平層,層厚不應小于15mm且平整,水泥砂漿強度不應小于M10,待抹平層彎曲固化后,按照混凝土結構粘貼碳纖維布的方法來進行施工。
混凝土結構粘貼碳纖維布的時候,需要將所加固構件進行打磨露出新混凝土,將松動混凝土剔除,表面清潔并對混凝土構件陽角進行圓化處理,將有缺陷地方進行修補,然后再進行粘貼碳纖維布施工。
了解混凝土結構與砌體結構的差異,是有效保證加固粘貼效果的關鍵,具體問題具體對待,才能不做無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