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書回收 品牌
單位 本
年代 老物件
服務范圍 全上海
交易方式 現金回收
回收方式 上門回收
店鋪 尊古齋
儲藏方式 干燥
價值 收藏
分類 老物件回收
商品介紹
上海市寶山舊書碑帖回收電話上海舊書碑帖回收
我們公司大量收購圖書館藏書,家庭藏書;高價回收各種古籍善本,線裝書,民國舊書,民國畫報、畫冊、報刊,回收連環畫——小人書;大量收購新舊郵票,收購毛ZX像章、各種老徽章,收購新舊老錢幣,收購各種紀念鈔,收購字畫,收購老紅木家具。歡迎來電與我聯系,上門現金回收。

連環畫收藏技巧:如今連環畫收藏中究竟炒作成分有多大,筆者不敢妄下斷語。連友為聚集人氣,亂挹行市是可以理解的,但凡事不可過頭,“過猶不及”。筆者參加過一個大型連拍會,發現一當地知名連友對10余部連環畫屢屢競價,大有壓倒一切的氣勢,轉眼之間,10余部連環畫都以高出市場價格數倍的價格被其競得,把其他藏友的胃口吊得高高的。會后,知道內情的連友透露,那些書都是他自己的,拍賣會結束后,他就又拿回去了,他競后的目的只是為了哄哄行市,以后好將書賣個善價。俗話說:“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連藏需要講究一點技巧。技巧一:尋找雙棲或多棲收藏品,向其他收藏領域延伸。如:“文革”漫畫連環畫,既是連環畫,又是漫畫,還屬于“文革”品,大多還是非賣品,發行量在千冊以內,多無定價,這種多棲收藏品,集多種賣點于一身,其價焉有不漲之理?再如剪紙連環畫,從解放后到上世紀80年代各出版社時有出版,如能集成系列,其價值立現。電影連環畫和折疊連環畫系列也一樣,這都不需要多大的財力,集成系列照樣能獲大利。794技巧二:避開精品求普品,以量取勝,精品連環畫價格已成百上千,價格已接近頂部,上漲乏力,而上世紀80年代的全新連環畫甚至一兩元一本還容易覓到,與其花千元買一本精品,不如花千元買千本普品,將來一本賣2元獲利就會翻番,而且中途變現也容易。技巧三:集民國連環畫及連環畫原稿。民國連環畫尤其應當注意民國年畫連環畫和廣告連環畫,相比之下,民國廣告連環畫更具增值潛力。因為民國廣告連環畫為非賣品,一般是隨貨物贈送顧客,人們往往會隨手丟棄,遺留下來的少而又少,其又屬于多棲藏品,未來增值空間巨大。另外,連環畫畢竟是印刷的東西,有一定的存世量,而任何一部連環畫原稿都是全世界惟一,其孤品的性質決定其價格將一漲再漲,永無止境。世界上早期的連環畫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5世紀,如埃及的《名王功跡》(雕刻)、《死者之書》(繪畫)等。而我國的連環畫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漢代。1895年5月5日,被西方文化史專家認定為連環畫的誕生日——那一天,美國漫畫家布利特契爾在《奧爾德》雜志上為少年兒童創作了有關小淘氣邁克的系列漫畫。漫畫連續刊登了9個月,很后,邁克是身著一件鮮黃的襯衫與小讀者們告別。由此,“黃孩子”幾乎成了連環畫的代稱。其實如果追根溯源,連環畫的發源地應是古埃及——4000余年前埃及的寺庫和陵墓中,曾出現內容連貫的“系列壁畫”,據說此系人類歷史上很早的連環畫。此后,法國南部洞穴壁畫,以及匈牙利的地毯,都運用一組組圖畫描繪當時狩獵、戰爭和慶典的場面。與德國詩人歌德同時代的德國畫家德卜弗爾是一個將自己創作有故事改編為系列圖畫的人,不過當時不叫“連環畫”,而稱作“長篇圖畫小說”。德卜弗爾的“長篇圖畫小說”比布利特契爾的“黃孩子”早出現30來年。20世紀末,21世紀初僑居美國的德籍畫家魯道關·第爾克斯,可稱為現代連環畫的奠基人,因為他創造了許多嶄新的連環畫技巧,如用線條表示速度,幾顆小星星表示撞擊,挨打時則留下一個手掌印等等。雖然美國在百余年前開辟了連環畫的新紀元,但時下連環畫發行量居首位的卻是日本。在日本,連環畫并非“小人書”,擁有各種年齡和文層次的廣泛的讀者群。日本的連環畫公司還根據讀者不同的需要,推出五花八門的連環畫,其中有“老人連環畫”(畫幅和文字較大,以便視力業已變弱的老人閱讀),“育兒連環畫”(專向少婦介紹育兒常識),“烹飪連環畫”(專門介紹烹飪術),及地鐵中閱讀,大多情節離奇)。而在南亞的一些國家,連環畫又被作為宣傳憲法的工具,原因是那里農村還存在著大量文盲,而連環畫人人都能看懂。德國一位體育教練設計了一種“靜心連環畫”,內容多為溫馨、纏綿的故事,據說可幫助運動員在競爭激烈的比賽后恢復心情的寧靜。另一種“病友連環畫”則在英倫大行其道,其主要讀者是絕癥患者。
中國的連環畫可以追溯到漢朝的畫像石,北魏的敦煌壁畫等,由連續的畫幅來描繪故事或人物傳記。在馬王堆漢墓的漆棺上就有用多幅圖連續描繪的“土伯吃蛇”、“羊騎飛鶴”等故事。莫高窟的敦煌壁畫中的北魏壁畫有《九色鹿本生》、《閣肉貿鴿圖》等佛本生故事。魏晉時期的卷軸畫已經具備了連環畫的特點,如東晉顧愷之的《洛神賦圖卷》、《女史箴圖卷》,都是人物形象在卷軸畫上連續出現,構成故事情節,圖旁還配有簡單的文字說明,與后來的連環畫形式上十分相近。隋唐時期,隨著佛教的興盛,出現了用絹幡等形式來傳播佛教。絹幡是條狀的細絹,上面繪有圖畫和文字說明,常掛在道場或經臺兩邊。這時在民間還有一種通俗的講唱形式叫做“變文”,每段文字配一幅圖,圖的內容有佛經故事、民間傳說等。這一問題后來影響到了“諸宮調”等民間文學。

上海市寶山舊書碑帖回收
宋代,隨著印刷術的廣泛使用,連環畫的形式由畫像石、壁畫向寫本、圖書轉移。有插圖的書本大量出現,插圖的內容生動的表現了書本的精彩內容,受到讀者的歡迎。宋嘉祐八年刊刻的《列女傳》是很早的多幅故事插圖,連環畫的形式已大致成型。截止2018年,中國國家圖書館保存的明代萬歷二十年的《孔子圣跡圖》刻本,就是全本大副白描的圖畫,詳細描繪了孔子的一生。明清時代,線描的插圖大量涌現,章回小說中卷頭只畫書中人物的,稱為“繡像”,畫每一回故事的稱為“全圖”。每回前面附多幅有故事情節插圖的被叫做“回回圖”。
連環畫的開本和印張:開本是連環畫收藏中許多連友困惑的問題,如上海人民出版社的許多連環畫看似像60開,為什么封底卻是標為64開?或者外地出版社同樣大小的連環畫卻又叫60開?許多仔細的連友在自己統計書目時,不得已往往加上了一個附號大64開。就此問題向大家作一解釋。一般來講:一個印張紙能切割成多少份,正反兩面共計多少頁碼畫片,為書的開本。例如:一個印張紙切成32份正反可印64圖即為64開;切成30份,正反印60圖即為60開。我們通常見到的印張紙有兩個規格,即:787×1092毫米和857×1048毫米。上海出版社七十年代用的印張紙通常為857×1048和外地出版社用的787×1092同樣切割成32份印64頁,雖然長短大小基本相似,確出現上海出版社與外地出版社64開與60開兩種不同的說法。連環畫開本以前多為64開,也有少量的60開本者,這種版本便于攜帶,一直是市場的主流。后來又陸續出現有48開、40開者。上世紀80年代中期之后,24開彩圖連環畫漸成市場主流。其中很具代表性的出版社是江蘇少兒出版社,自上世紀80年代中期推出這一開本截止2018年,出版品種已達上百個,印數有上千萬冊,在少兒圖書市場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和知名度,有些圖書品種已被港臺、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購買了版權,受到當地小讀者歡迎。
上世紀90年代以來,連環畫風光不再,青黃不接,越來越走向“文物”。據了解,如今還在連環畫領域堅持的藝術家與三四十年前連環畫鼎盛時期相比,比例為1:100。在賀友直曾工作過的連環畫重鎮——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已經沒有一位專職的連環畫師。上世紀90年代起,連環畫突然以收藏品的身份重回人們的視野,成為繼字畫、瓷器、郵票、古玩之后的第五類熱門收藏品。1999年武漢舉辦的一次拍賣會上,一套上世紀60年代出版的四冊裝連環畫《山鄉巨變》就從當初定價的0.94元飆升至4900元成交,40年升值5000余倍;2008年舉辦的連環畫精品收藏拍賣會上,以民族故事為題材的連環畫《布克奇傳》以9680元成交;前不久剛剛舉辦的上海國拍第四屆連環畫拍賣會上,登場的560種近千冊連環畫拍品成交率高達97%,其中上海世界書局1927年6月初版全套24冊(連函套)《三國志》以2.3萬元成交,一套程十發《歡迎毛ZX》12開精裝本以1.2萬元成交。與有著成千上萬印數的連環畫出版物相比,作為畫家創作原始記錄的連環畫原稿,有著獨一無二的收藏屬性,更是物以稀為貴。2004年北京榮寶第47期藝術精品拍賣會上,戴敦邦16幅彩繪《逼上梁山》連環畫原稿以22萬元成交;2005年中國嘉德四季第三期拍賣會上,程十發創作于1957年的彩墨中國畫40開冊頁《召樹屯和喃諾娜》連環畫原稿以1100萬元成交;2006年北京華辰秋季拍賣會上,沈堯伊創作于1989年的5集926幅長征史詩連環畫原稿《地球的紅飄帶》以1540萬元成交,創下國內連環畫原稿拍賣紀錄。

聯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