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的提出鑄件質量比較差,廢品率偏高,是目前鑄造生產中普遍存在的一個突出問題。近年來國內很重視提高鐵水的質量,投入很大力量來研究試驗各種爐型結構和供風方式、參數等,以達到提高鐵水的出爐溫度和純凈度。而這些剛出爐的高溫鐵水,在澆入鑄型之前為了提高攀鋼IF鋼的品質,提升產品的市場競爭力,開展了高純凈IF冶金工藝技術研究。在對國內外IF純凈鋼研究及生產現狀進行調研的基礎上,分析認為攀鋼開發高純凈IF鋼的限制性環節主要是脫硫、脫磷、脫碳、LF+RH精煉降低鋼水T[O]、鋼液增碳。為此,研究了鎂脫硫及鋼水RH深脫硫、鐵水預處理+轉爐深脫磷、RH脫碳工藝優化、LF+RH精煉降低鋼水T[O]、中間包無碳覆蓋劑及結晶器無碳保護渣等工藝技術。全流程試驗表明,鑄坯[C]、[P]、[S]、[O]、[N]、[H]六大元素總量可控制在80×10-4%以內。 結合攀鋼鐵水條件,探討了適宜的鎂脫硫劑鐵水深脫硫工藝,硫含量可由700×10-4%左右脫至7×10-4%,保證了入轉爐鋼硫含量要求。根據攀鋼IF鋼鋼液及鋼包渣的特點,實驗室研究了影響脫硫效果的因素,選擇了CaO-CaF2系脫硫劑用于RH-MFB深脫硫,脫硫率在40%~50%之間,脫后硫可控制10×10-4%以內。

以珍珠巖取代稻草灰作鐵水的覆蓋劑,克服了原來使用稻草灰時的各種弊端,提高了鑄件質量,大大改善了勞動條件。但是,在應用中,珍珠巖覆蓋劑經常會發生嚴重的粘包現象,清理困難。為此,有關單位研制成功了一種珍珠巖新品種——改性珍珠巖覆蓋劑。經我廠三個鑄工車間的使用表明,這種改性珍珠巖覆蓋劑除了能消除粘包現象以外,與普通珍珠巖覆蓋劑相比,還具有以下優點:1.使用前不需預熱。2.在鐵水表面能很快形成整體,不易隨鐵水澆入鑄型;在鐵水表面形成的膨化層厚度大,覆蓋性好

處理球墨鑄鐵時,用珍珠巖原礦粉作鐵水的覆蓋劑已被越來越多的鑄造車間所使用,但不能令人滿意的是,使用珍珠巖原礦粉極易粘包,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鐵水的球化效果。近來我們通過實驗,找到了一種防止珍珠巖粘包的辦法,具體做法是,在爐前球化處理時,每隔1~2包后,將稀土鎂合金放傳統的草木灰鐵水覆蓋劑在使用過程中,爐前煙塵很大,工作環境極為惡劣。聚渣、擋渣效果也不理想。珍珠巖鐵水覆蓋劑,雖改善了爐前工作環境,但粘包掛渣相當嚴重,給清理修復工作帶來困難。在生產實踐中,我們將珍珠巖和沖天爐煙塵進行混合處理,研制成了混合型珍珠巖-煙塵鐵水覆蓋劑,取得了聚渣、擋渣、保溫、遮光、環境污染少、粘包掛渣輕等綜合效果。

過去,鑄件采用草木灰作覆蓋劑,澆注過程中由于擋渣不利,致使鑄件形成渣眼缺陷而報廢。鑄件的渣眼廢品占廢品總數的52%,為了降低成本,提高鑄件的成品率,我們采用了珍珠巖覆蓋劑。 鐵水表面采用草木灰覆蓋時,由于草木灰在鐵水表面分散,不能選用發電廠排放的廢料—粉煤灰,經過助熔、發泡、結構化和造粒等技術處理,研制成一種新的鑄鐵用覆蓋劑。它的各項工藝性能均能通過配方和加工進行調整。這是粉煤灰在鑄造業綜合利用的實踐。 針對鐵水覆蓋劑的性能要求和稻草灰、珍珠巖作為鐵水覆蓋劑存在的有關問題;在研究保溫、耐火材料熱物特性的基礎上,經工藝優化研制成AGB型鐵水聚渣、保溫覆蓋劑;通過生產現場驗證:AGB型覆蓋劑的聚渣、覆蓋和保溫性能優良,并有良好的經濟、社會與環境效益。
-/hbaje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