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鑄件產量在我國的逐年上升,對于鑄造覆蓋劑的用量也大幅度提升,而珍珠巖覆蓋劑作為一種高效覆蓋劑被廣泛使用。在珍珠巖覆蓋劑的使用性能中,其膨脹性能占主導作用,因此對于珍珠巖覆蓋劑的膨脹性能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珍珠巖膨脹的內在動力是存在于其內部的水,只有適當的含水量才有利于珍珠巖的膨脹,過多或過少均不利于其膨脹,而在珍珠巖原礦中存在過多的水,于是有必要通過預處理工藝除去珍珠巖原礦中多余的水。本文先通過正交實驗探討了在預處理過程中預熱溫度、預熱時間和篩分粒度三個主要因素對于珍珠巖終膨脹倍數影響程度的大小,結果顯示篩分粒度和預熱溫度影響為顯著,預熱時間其次,三者之間的交互作用影響不大;通過單因素實驗進一步確定了本實驗條件下的預處理工藝參數:預熱溫度750℃,預熱時間10s,篩分粒度0.9mm~1.7mm。之后,進一步從水的作用機制、微孔作用機制和粘度作用機制三個方面來說明珍珠巖膨化性能。其中,在水的作用機制中,用DTA差熱分析及付里葉紅外光譜FTIR的方法探討了珍珠巖原礦中水的存在形式,得出在珍珠巖中,含少量結晶水,可忽略。水主要存在形式是裂隙水和包裹在玻璃質中的結構水,結構水

處理球墨鑄鐵時,用珍珠巖原礦粉作鐵水的覆蓋劑已被越來越多的鑄造車間所使用,但不能令人滿意的是,使用珍珠巖原礦粉極易粘包,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鐵水的球化效果。近來我們通過實驗,找到了一種防止珍珠巖粘包的辦法,具體做法是,在爐前球化處理時,每隔1~2包后,將稀土鎂合金放傳統的草木灰鐵水覆蓋劑在使用過程中,爐前煙塵很大,工作環境極為惡劣。聚渣、擋渣效果也不理想。珍珠巖鐵水覆蓋劑,雖改善了爐前工作環境,但粘包掛渣相當嚴重,給清理修復工作帶來困難。在生產實踐中,我們將珍珠巖和沖天爐煙塵進行混合處理,研制成了混合型珍珠巖-煙塵鐵水覆蓋劑,取得了聚渣、擋渣、保溫、遮光、環境污染少、粘包掛渣輕等綜合效果。

在鑄造生產中,往往對鐵水保溫覆蓋劑不夠重視。沿襲使用稻草灰作為鐵水保溫、集渣覆蓋材料,稻草灰結構松散,粘結強度差,不易扒渣,不能起到有效擋渣作用,而且當將稻草灰放到鐵水表面時,稻草灰會四處飛揚、污染作業環境、給操作工人健康帶來了不利影響。采用稻草灰,珍珠巖作鋼(鐵)水覆蓋劑已為人們所熟悉。筆者在某鄉辦鑄鋼廠協助工作時發現,紅木炭塊也可作覆蓋劑。該鑄鋼廠采用木柴烘烤鋼水包,烘好后剩下許多未燃盡的木柴——紅木炭,我們把它用作明冒口的覆蓋劑取代稻草灰,效果很好,明顯改善了冒口補縮作用,提高了鑄件質量。

珍珠巖覆蓋劑鑄造業一直用稻草灰或石棉灰作鐵水覆蓋、除渣保溫材料。在澆注中覆蓋、保溫、除渣面小,易把渣澆入鑄型,操作灰塵彌漫,污染環境使用該產品對鐵水沒有化學成分影響,鑄件不發生夾渣現象。操作:除渣--鐵水包上有較多溶渣.用占鐵水量0.2%的珍珠巖保溫集渣覆蓋劑撒在水面上用渣耙翻動并扒渣。覆蓋:鐵水無渣后按0.3%珍珠巖保溫集渣覆蓋劑撒在水面上可形成40mm的保溫層,然后澆注鐵水。對于球鐵宜采用二次出鐵除渣法。球化劑覆蓋:用鐵水量0.2%的珍珠巖保溫集渣覆蓋劑覆蓋在球化劑上,可代替硅鐵粉和鐵扳延緩和減弱球化反應,如用量過大造成球化不爆發,可用鐵棍桶球化劑引爆。
-/hbaje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