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 果豐果苗
種類 種苗
等級 1
品種純度 96%
病蟲害 無
商品介紹
臺灣大青棗苗培育方法如下:種植時間以3-5月最適宜,視天氣而定。有水源的地方,全年都可種植。(一)植間距大青棗生長迅速,植株壽命長且多利用側枝斜生,樹冠面積大,定植距離以6米以上較佳,一般行株距6×5米。栽植太密,浪費種苗成本,田間作業困難。(二)栽植方法種植植穴直徑60-100厘米寬深,以腐熟堆肥20-30公斤加復合肥0.5公斤、鈣鎂磷肥0.5公斤、硫酸鎂0.2公斤,硼肥0.025公斤,小量生石灰與表土混合填滿踏實,然后定植壓緊,幼苗基部周圍做20公分淺盆狀,便利灌水,必要時基部包覆稻草,以防烈日蒸曬。做好排水,以免淹水,立支柱固定幼苗,避免風吹松動,影響生長。

廣西靈山縣果苗基地供應名特優新果苗,主要經營青棗苗,蓮霧果苗、特色果苗、芒果苗、荔枝苗、百香果、無核荔枝苗、長果桑苗等果苗。
海南青棗生長速度極快,根系十分發達,當年播種苗,無論是實生苗還是嫁接苗,當年根系即可長到2-3米,樹冠也可長至2-3米大,且耐旱,耐熱、耐瘠,是綠化荒山、保持水土、改良環境的優良樹種。
海南青棗在海南已發展到三萬多畝,成為海南的重要冬季水果,產品除滿足島內需要外,還大量出口香港、東南亞和日本。
青棗苗多少錢一株廣東臺灣青棗苗廠家
“高朗1號”(又稱五十種,五十子)也是當今引進種植的主要臺灣青棗品種之一,其中海南省種植面積?!案呃?號”與“五千”品種有相近的親緣關系,無論是樹形、葉形、葉脈等性狀都十分相似,但“高朗1號”果實比“五千”品種稍大,一般單果重達100-130克,果實底部圓正,無白色紋路或紋路不明顯,這是與“五千”品種的主要區別。含糖度為12-14度,口味較好,但香味較“五千”品種稍遜。豐產、穩產性狀好,果實成熟期在11月下旬至翌年3月中旬。
整枝修剪:經主干更新修剪后的植株,枝梢生長旺盛,于盛花期前,將主枝適當修剪,以促進分枝萌發。但必須避免樹冠交叉,開花前可將過密的枝條剪除,結果后太低或接近地面的枝梢先端部分亦應剪除,保持果園通風良好、光照充足,才會豐產。
整體修剪
大青棗側枝斜生,樹冠面積大,勤加修剪,保持良好樹型,可減少管理作業上諸多不便,且光照通風良好,可減少病蟲害發生,降低農藥使用量,提高品質,大棗需每年更新主干,有些品種還要重新嫁接,方法分為主干更新修剪,長梢修剪及整枝修剪等。
“五千”是目前在臺灣省及內地種植面積的青棗品種。該品種在80年代育成,以果大、汁多、肉脆、口味好、產量高而著稱。在多次青棗品種評比中獲得名。據說,該品種因最初苗價每株5000元(新臺幣)而得名。

廣西靈山縣果苗基地供應名特優新果苗,主要經營青棗苗,蓮霧果苗、特色果苗、芒果苗、荔枝苗、百香果、無核荔枝苗、長果桑苗等果苗。
大青棗屬淺根性果樹,植株生長迅速,施肥效果顯著,幼苗期及新梢生長期三要素均重要但需氮肥較多,而開花前則應加重磷鉀肥的比例。4年生長以后,對氮、鉀肥需要量較多,肥料施用比例約為4:2:5。每年需要量不同,視植株上年生長情形而定,但基肥決不可缺乏,每年需追加堆肥1-3次,鎂、硼肥也需注意,并用多氨液肥(生物肥),于果實膨大期噴2-3次,每次間隔7-10天,可與農藥混合噴施,但不可混有石灰制劑及化學肥料。
臺灣新品種青棗苗臺灣新品種青棗苗
“黃冠”品種在90年代初期育成,是臺灣青棗品種中果實的品種之一,形似蘋果,單果重約150克,可達180克。肉白色,脆嫩,含糖度較低,為11-12度。成熟期在11月中旬至翌年3月上旬。國內種植面積較少,一般只作選育種材料用。
福棗
臺灣大青棗果樹苗,易管理,投資少,成本低,高收入,當年種植年尾收成,掛果累累,畝產高達6000-8000斤。
大青棗屬淺根性果樹,植株生長迅速,施肥效果顯著,幼苗期及新梢生長期三要素均重要但需氮肥較多,而開花前則應加重磷鉀肥的比例。4年生長以后,對氮、鉀肥需要量較多,肥料施用比例約為4:2:5。每年需要量不同,視植株上年生長情形而定,但基肥決不可缺乏,每年需追加堆肥1-3次,鎂、硼肥也需注意,并用多氨液肥(生物肥),于果實膨大期噴2-3次,每次間隔7-10天,可與農藥混合噴施,但不可混有石灰制劑及化學肥料。
“黃冠”品種在90年代初期育成,是臺灣青棗品種中果實的品種之一,形似蘋果,單果重約150克,可達180克。肉白色,脆嫩,含糖度較低,為11-12度。成熟期在11月中旬至翌年3月上旬。國內種植面積較少,一般只作選育種材料用。

-/hbabijd/-
聯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