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盤和U盤文件銷毀怎么操作?
我們能夠發現在過去的時間當中,每家企業針對硬盤文件以及U盤當中的銷毀處理方法以及基本流程都不同,大多數商家不是將它折斷,就是用焚燒的方法來解決,不僅為環境帶來了污染,而且也不能消除根本數據,重要的就是商家、企業以及工作人員都必須要知道,不是任何文件都需要能利用焚燒這樣的方法來解決。
這兩年的時間當中,國內成立了不少銷毀公司,針對不同行業商家、企業所需要銷毀的文件保密級別不同以及材質不同、數量不同等,在采取的操作方法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差異,那么硬盤和U盤文件是如何進行銷毀的呢?
可以發現現階段真毒地硬盤以及U盤文件的銷毀,文件銷毀公司的工作人員采取了相應環保節能的方法,利用泡水、低階格式化以及消磁等方法來解決,這樣的不僅處理起來非常快速,為關鍵的就是數據可以得到完全的清除。
不同材質的文件銷毀基本流程都存在了差異,大家一定要確保正確對文件的銷毀,才能有效保障秘密不會泄露。這樣一來,客戶的權益受到了保障,再也不用單據數據外泄等問題出現。針對有大量硬盤以及U盤文件需要進行銷毀的企業,一定要選擇專業正規的文件銷毀公司,這樣才能發揮一個徹底有效的完全銷毀作用。
電子產品銷毀范圍
對于硬盤芯片銷毀、集成電路銷毀、主板銷毀、線路板銷毀、控制器銷毀、硬盤銷毀、數據設備銷毀的銷毀(包括消磁)還沒有具體明確的管理規定,目前,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正在考慮制定相應的規范,確保涉密硬盤等存儲介質在維修銷毀過程中的安全。當前,在涉密計算機使用過程中,涉密存儲介質(涉密硬盤、涉密優盤等)的使用和管理環節存在一些安全隱患,尤其是在維修和報廢處理上不遵守保密管理規定,缺乏安全保密意識,給涉密數據帶來很大的安全風險。

電子產品銷毀之磁盤數據銷毀的原因
由于磁盤使用的是磁性介質的存儲原理和數據的讀寫方法,普通的數據銷毀方法,如低級格式化和數據刪除,不能完全清除之前存儲的數據。操作系統和磁盤的隱性操作將產生剩余數據。為了避免使用殘差回收原始數據信息,造成安全泄漏的風險,在磁盤崩潰或修復之前,捐贈的磁盤數據應該按照不同的種類分類銷毀。以下是產品銷毀磁盤數據處理的主要方法,與不能徹底銷毀數據的原因介紹如下:
生化銷毀
1、低級格式化后的數據是可恢復的
現在流行的低級格式化,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寫標記過程,所調用的磁道、扇區是經過轉換后的,并不是對物理的磁頭和磁道進行操作,經過這種低級“格式化”后,磁盤上的數據可以恢復,因此存在不安全因素.。
2、高級格式化操作不能徹底刪除數據高級格式化僅僅是為操作系統創建一個全新的空文件索引,將所有的扇區標記為“未使用”狀態,讓操作系統認為硬盤上沒有文件,當用戶對磁盤進行高級格式化操作時,先掃描磁盤的每個扇區并確保它可用,接下來,寫入尋址系統,磁盤根目錄,文件分配表.格式化操作完成后,系統在磁盤上創建新的根目錄,磁盤上原來保存的信息便都變的不可訪問.因此,格式化后的硬盤數據能夠恢復,也就意味著數據不安全。
3、DELETE操作不能真正擦除
磁盤信息由于對效率等諸多方面的考慮,用戶所使用的刪除命令,如DEL是依靠調用WIN32函數來實現.事實上,刪除文件系統只是將文件的文件目錄項的個字節改成一個特殊字符“E5H”(或小寫的希格瑪),做一個刪除標記,把它們在FAT表中所占用的簇標記為空簇,在文件系統中去除目錄區的文件名和數據區的文件數據之間的索引鏈接,僅僅破壞文件的FAT或者FDT表,數據區沒任何變化.正是操作系統在處理存儲時的這種設定,可以用工具軟件繞過操作系統,直接操作磁盤,恢復被刪除的文件,為竊密者提供了可乘之機,因此這種清除數據的方法不安全。
4、數據隨意復制泄密
基于對病毒感染、數據丟失的顧慮,用戶經常對重要數據進行備份,有時這種備份操作系統自動進行。
整個復制過程很隱蔽,而且不會留下任何痕跡,如果用戶對數據進行擦除時,沒有對備份數據進行相應處理,就將導致“副本”數據的殘留.這給磁盤信息的保護和保密帶來很多難以解決的問題。
5、磁盤的內部固有機制導致部分數據無法覆蓋
比如,老式磁盤的每一個磁道都有數量相同的扇區,但外圈的磁道比內圈的長,敏感數據有可能隱藏在外圈磁道扇區之間的縫隙中。
又如,磁盤的缺陷處理機制.對于磁性存儲器來說,通常使用映射的方法來替換受損的磁道或扇區,把壞的和磁介質不穩定的扇區記錄下來,做成磁盤缺陷列表,寫進磁盤的系統保留區,替換掉原來舊的磁盤缺陷列表,并且通常不再對受損的磁道或扇區進行操作.而且,也有部分軟件或病毒程序能將某些扇區故意標記為壞扇區.如果在磁盤的記錄間隙、壞的磁道、被故意標記的區域中儲存著敏感信息,這些信息仍然可以通過特殊手段被讀取。

高溫焚化爐
對于一些有特殊保密需求的用戶,市面上還提供了一些更為專業的數據銷毀設備——高溫焚化爐,該焚化爐可以將各種存儲介質通過焚燒進行銷毀,但一般說來,該設備體積較大,能耗較高,需要配置相應的煙塵處理設備,不適合在辦公區內使用。而且,投資非常大,還會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對保密系統來說,推廣度不高。
硬盤銷毀的方式
硬盤數據銷毀方式可以分為軟銷毀和硬銷毀兩種。軟銷毀又稱邏輯銷毀,即通過數據覆蓋等軟件方法數據銷毀或者數據擦除。硬盤數據銷毀中的硬銷毀則通過采用物理、化學方法直接銷毀存儲介質,以達到徹底的硬盤數據銷毀/數據擦除的目的。
數據擦除中的數據軟銷毀通常采用數據覆寫法。數據覆寫是將非保密數據寫入以前存有敏感數據的硬盤簇的過程。硬盤上的數據都是以二進制的“1”和“0”形式存儲的。使用預先定義的無意義、無規律的信息反復多次覆蓋硬盤上原先存儲的數據,就無法知道原先的數據是“1”還是“0”,也就達到了硬盤數據擦除的目的。
根據數據覆寫時的具體順序,可將其分為逐位覆寫、跳位覆寫、隨機覆寫等模式。根據時間、密級的不同要求,可組合使用上述模式。美國國防部網絡與計算機安全標準和北約的多次覆寫標準,規定了覆寫數據的次數和覆寫數據的格式,覆寫次數與存儲介質有關,有時與其敏感性有關,有時因國防部的需求有所不同。在不了解存儲器實際編碼方式的情況下,為了盡量增強數據覆寫的有效性,正確確定覆寫次數與覆寫數據格式非常重要,這些都是確定一個硬盤數據銷毀程度的重要因素,也是確定硬盤數據擦除是否徹底的重要因素,因此大家在平時進行硬盤數據銷毀和數據擦除時,要相當注意這些細節部分, 可以保證硬盤數據銷毀/數據擦除的徹底性,保證涉密數據的不流失。
數據覆寫法處理后的硬盤可以循環使用,適應于密級要求不是很高的場合,特別是需要對某一具體文件進行銷毀而其他文件不能破壞時,這種方法更為可取,可以保證數據銷毀的徹底性,數據擦除的安全性。聯華中安信息技術專家認為到目前為止,數據覆寫是較安全、經濟的數據軟銷毀方式,可以保證一般硬盤的數據銷毀/數據擦除的要求。需要注意的是,覆寫軟件必須能確保對硬盤上所有的可尋址部分執行連續寫入。如果在覆寫期間發生了錯誤或壞扇區不能被覆寫,或軟件本身遭到非授權修改時,處理后的硬盤仍有恢復數據的可能,這樣就不能達到硬盤數據銷毀/數據擦除的效力,因此該方法不適用于存儲高密級數據的硬盤,這類硬盤必須實施硬銷毀,才能保證徹底的硬盤數據擦除,防止涉密數據的流失。

目前來看,電子產品銷毀公司在進行文件銷毀的過程當中,完全可以用刀割盤片的方法直接進行銷毀,比如他們可以通過這樣的一種方式,讓整個硬盤全部都給損壞,基本上也就是,摧毀了整個硬盤上的詞條,這樣的話,一些小的當然還是有可能有機會被讀出來的,但是幾率并不是特別大。

-/hbafdg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