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 果豐果苗
種類 種苗
包裝方式 營養杯
品種純度 96%
病蟲害 無
商品介紹
香蕉是怎么種植出來的?
1、選擇種植地:首先要選擇種植香蕉的地方,該地必須沒有種過香蕉樹的,或者有進行作物輪種才可以。
2、選擇種植苗:要去專門售賣香蕉幼苗的地方選種,香蕉有很多的品種,如果是自己吃的話,則可以選擇多種類的香蕉樹,如果是售賣的話,選擇單一品種的。
3、施肥:將香蕉幼苗種植下去之后,還要為其施肥,香蕉需要在土壤肥沃的地方生存,才可以使香蕉果實飽滿,因此,每隔十天半個月就要為香蕉施一次肥。
4、灌溉:香蕉幼苗需要比較少的水量,而等香蕉長大之后就需要為香蕉灌溉更多的水,但也要注意不要澆水過多,以免香蕉發生爛根的現象。
5、疏果:香蕉長出果實之后,要為其疏果,可以根據香蕉的病蟲傷害程度選擇留下的疏數。

紅香蕉品種介紹
馬來西亞紅香蕉是馬來西亞的一個優稀香蕉品種。該品種全期葉片38片,生育期400天左右,與海南紅香蕉相近;株高296厘米,比海南紅香蕉矮74厘米;莖周75厘米,比海南紅香蕉大5厘米;每穗果梳數5—6梳,每梳果指數16條左右,果指長24厘米,平均單果重373.5克。該品種以其特有的淺紅色果皮為主要特征,果型飽滿,果指特大(500克),肉質細膩且有獨特香味。產量高,平均單株產蕉31公斤,折合667平方米(1畝)產3720公斤。

香蕉樹幾年結果
當年種植的香蕉小苗一般不可以結果,第二年就可以結果。香蕉喜濕熱氣候,在土層深、土質疏松、排水良好的地里生長旺盛。次收獲需10~15個月,之后幾乎連續采收。

誰知道香蕉苗是怎樣培育出來的?
一、吸芽繁殖
香蕉的吸芽根據其性狀和來源分為劍芽(劍葉吸芽)和大葉芽(大葉吸芽)。劍芽可選留作母株,也可作種苗。劍芽因抽生時期不同又分為紅筍和褸衣芽,現分述如下:
(一)紅筍
紅筍基部粗壯,上部尖細,葉細小,因其色澤嫩紅而得名。全芽形似竹筍(初出時),它是2月后氣溫回暖才長出地面的芽,可留作下代母株。如需移植作種苗,一般需在苗高40cm以上。定植后先出葉,后長根。
(二)褸衣芽
葉片狹窄,細小如劍狀。因其葉片在上一年抽出,越冬而枯萎,但仍被掛在假莖上,因而得名。褸衣芽生長后期因氣溫較低,地上部生長慢,地下部的養分積累較多,形成下大上小的形狀,根系多。廣西習慣于留冬季的褸衣芽作新園栽植苗。這種苗定植后先長根,后出葉,生長快,結果早而穩定。
(三)大葉芽
大葉芽是指在接近地面的芽眼所長出的吸芽,或在生長弱的母株上發出的芽,或從舊蕉頭上萌發的芽。芽身較纖細,地下球莖也較小,初出時為大葉,葉片圓而寬大,故名大葉芽,不選留作繼續結果母株,也極少作種苗用,如用作種苗,則結果期遲,果叢也小。吸芽挖起時,為了避免損傷母株及吸芽的地下莖,有經驗的果農,先將吸芽外邊的土壤掘成凹陷狀半圓形,然后用腳在靠近母株一邊,用力向凹陷處推開,吸芽則可從母株部頭分離出來,如用利刀相助在吸芽與母株相接處切斷則更好。盡量少傷母株地下莖,然后將吸芽連頭拔起,即可定植。
二、地下莖切塊繁殖
為了在短期內培育出大量芽苗,可用地下莖切塊繁殖,方法是:把地下莖挖出后,切除中心主芽,然后切成小塊,每塊至少要有120g重,大的地下莖可切成8塊,小的切成2塊,每塊留一粗狀芽眼,切口涂草木灰防腐。據福建省龍溪地區農科所試驗,沒有開花結果的植株的地下莖,其發芽率只有15%,培育出的芽苗,其生長和產量均不比劍葉芽差。切塊時間在11月至次年1月,大部分可以發芽,5—6月苗高40—50cm即可移栽,與吸芽栽植同期開花結果。育苗時可按株行距15cm,把切塊平均放于畦上,芽朝上,再蓋土,覆蓋草。芽出土后開始施稀尿水,以后每半個月施1次肥,共施4—5次,經6—8個月的管理,苗高達1.2m以上,可挖起來定植。

-/hbabijd/-
聯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