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朐縣瑞陽干燥設備廠
主營產品: 其他干燥設備
藥材烘干房-果蔬烘干房報價-RUIYANG/瑞陽
價格
訂貨量(件)
¥13999.00
≥1
店鋪主推品 熱銷潛力款
쑥쑠쑤쑦쑠쑦쑞쑡쑡쑥쑢
在線客服







傳統烘干房為“兩爐一囪回火升溫式”磚混結構,由火坑、爐膛、主火道、墻火道、煙囪、房體、地洞、天窗等部分組成,用預制板蓋頂。其凈內徑長 6m,寬 3.4m,高 2.5m,墻厚 37cm,前門 0.9m×1.9m,爐門 28cm×30cm,火坑 50cm×50cm 見方,天窗 50cm×50cm,在兩側墻上距火炕表面 10cm 處各均勻設置若干進氣窗(地洞)24cm×24cm,燒火操作坑長 1.5m、寬 1m、高 1m。烘干房內兩側放烘架,最下層距火炕表面應在 25cm 以上,烘架中間留 1m 寬的過道。但太陽能干制受天氣影響較大,且需輔助熱源,較難適應鮮棗強化干燥工藝的需求。建一座傳統烘干房的成本約為 1.5 萬元,一天能烘干 1250kg 紅棗,需燒煤 100kg,相比于自然晾曬等重紅棗至少增收 1875~2500 元。
主火道是使烘干房升溫的主要通道,烘房內兩側各設一條主火道,自爐膛延伸至墻火道,寬 100cm~120cm,兩主火道之間的距離為 40cm。墻火道位于烘房兩側的墻上,與主火道垂直連接且相距 40cm,寬 24cm,沿墻壁呈緩坡狀至對端,對端距主火道坑面 70cm,然后呈直線拐至后山墻進入煙囪。煙囪位于后山墻中部,煙囪的有效高度(墻火道入口處至煙囪底部)為 6m。高溫煙氣就是由爐膛進入主火道,流經兩側墻火道,最后從煙囪排出。主火道入墻火道處及煙囪基部可設供調節火勢用的閘門開關。傳統烘干房干燥工藝 前期處理分為以下四個步驟。 采收:根據棗果的成熟度和烘干能力進行有計劃的采收,并對采摘后的鮮棗及時烘干,避免鮮棗積壓腐爛造成浪費。利用電熱鼓風干燥箱進行紅棗熱風干燥試驗,研究了在不同熱風溫度、初始含水率和裝載量條件下的干燥特性并進行感官品質分析。 分級:為了使干燥程度一致,要對棗進行挑選分級,剔除風落棗、病蟲棗及樹枝落葉等雜質,并根據棗的大小、成熟度進行分級。 清洗:鮮棗烘干前都要進行清洗,要求棗果的表皮干凈光潔,不能帶有泥土,這也是為了提高紅棗的干燥品質。 裝盤:根據棗果的品種和個頭確定烘盤的裝載量,每盤不要超過兩層,最后整齊放在烘架上即可。
烘干房熱風干燥的介質是空氣,其是利用風機將熱風吹入干燥室內進而將熱量傳遞給物料,對物料進行干燥的方式。在熱風干燥過程中,物料表面溫度先升高,形成溫度梯度,由外到內進行熱擴散;升溫后的物料表面水分汽化為水蒸氣,此時物料內部水分含量高于表面水分含量,形成水分梯度,由內到外進行水分擴散。兩個方向相反的傳熱傳質過程持續進行,最終完成干燥。熱風干燥技術具有設備成熟、操作簡便、不受環境影響、適合批量生產等優點。本次試驗也對冬棗進行了預處理,試驗結果表明預處理對冬棗顏色變化并沒有很大的影響。
烘干房在不同干燥溫度和時間條件下利用熱風干燥技術干制油棗。研究表明,棗肉的褐變度和 5-HMF 含量與溫度和時間是正相相關的,而總糖、還原糖、抗壞血酸和氨基酸態氮與溫度和時間是負相相關的。紅棗進行熱風干燥單因素試驗,分析了在不同風溫、風速、比表面積及排布密度下紅棗的干燥特性和干燥速率。試驗表明:在整個干燥過程中,表現最為明顯的是降速干燥階段,烘干房風溫對干燥速率及品質的影響較大。利用電熱鼓風干燥箱進行紅棗熱風干燥試驗,研究了在不同熱風溫度、初始含水率和裝載量條件下的干燥特性并進行感官品質分析。烘干房熱風干燥的介質是空氣,其是利用風機將熱風吹入干燥室內進而將熱量傳遞給物料,對物料進行干燥的方式。試驗表明:整個干燥過程紅棗只有一個降速階段,干燥初期降速較快,末期降速緩慢;溫度對紅棗的干燥速率及感官品質影響較大,其次是裝載量,初始含水率只對干燥速率有影響。
不同干燥方式對紅棗切片的影響。研究發現,烘干房采用間歇微波干燥時,總酮和總酚含量比連續微波干燥明顯變高,而亮度值也增大 2.39,總色差減少 2.68。表明兩種干燥方式紅棗品質影響較小,間歇式微波干燥能夠防止物料集中受熱,避免了營養素過度氧化或降解。 在實際生產中主要用微波來提高降速階段的干燥能力,也用于終端干燥,去除熱風干燥耗時較長且很難去除的較少的水分。微波輔助加工紅棗還具有一定的殺菌和除蟲效果;通過三組預熱階段相對烘干房濕度(40%、50%、60%)的單因素對比試驗,驗證了提高預熱階段的相對濕度可提高蒸發階段的干燥效率,從而縮短干燥時間,干燥時間的縮短有利于提高冬棗口感的厚實度,表皮光澤也更好,硬殼現象減輕。由于紅棗干燥過程中的溫度不易控制,且微波具有選擇性,使干制后紅棗內部水分的均勻性較差;由于微波干燥時間短,紅棗沒有經過高溫滅酶還有可能發生二次發酵;重要的就是微波干燥設備的初期資金投入相對傳統干燥較高。
烘干房干燥就是利用太陽能加熱空氣介質,然后再直接或間接加熱待干燥的物料,稱為間接干燥或對流干燥。烘干房在對流干燥中,空氣在太陽能集熱器中被加熱,在干燥器內與物料接觸,熱空氣將熱量傳給物料,使其中的水分汽化,并把水蒸氣帶走,從而達到干燥的目的。以蜜棗為干燥對象分別對純對流干燥和太陽能對流干燥進行了試驗研究。研究表明,在同等條件下太陽能對流干燥相比于純對流干燥顯著提高了物料表皮、中部和核心的溫度,干燥速度也有明顯提高,并縮短了干燥時間。為了實現對紅棗的連續干燥作業,設計研制了一套具有輔助熱源,采用太陽墻集熱器加熱空氣的太陽能干燥紅棗的試驗裝置。干制棗的明度指數L*值、彩度指數a*值和b*值均降低,且與未干燥紅棗差異顯著。該試驗裝置可調控溫、濕度,從而達到保色的工藝要求。在試驗中得出干燥溫度不宜超過 65℃的干燥效果較好。
